无人驾驶正成为当前全球汽车产业和互联网企业争相布局的“风口”,逐步从概念变为现实。中国作为汽车消费大国,未来将具有更多发展机遇,但行业目前仍面临网络技术安全、法规监管、交通责任归属等难题待破解。
以BAT为首的中国互联网巨头近年来纷纷宣布进军无人驾驶领域。特别是在2015年底,宝马与百度合作的自动驾驶汽车在北京完成路测,是中国无人驾驶汽车领域迄今为止进行的最接近真实路况的开放道路测试之一,标志中国无人驾驶发展进入新阶段。
而在近日,沃尔沃宣布将运送100辆无人驾驶汽车到中国公共道路上进行试驾,并承诺如果这些无人驾驶汽车发生车祸或事故,沃尔沃将全权负责。
受益摄像传感技术进步、芯片速度提升、人工智能算法、智慧交通规划,无人驾驶技术正加速从理论向现实转变。不少车企已将2020年作为实现自动 驾驶的时间节点。海通证券研报认为,当前消费者和投资者对无人驾驶的认同度快速提升,产业化信心增强,产业投资业已启动。根据百度公司的计划,3年实现自 动驾驶汽车的商用化,5年实现量产。如果一切能够实现,那么无人驾驶汽车在国内的应用普及将为期不远。
在全球无人驾驶领域,美国和欧洲企业相对先行一步。有专家指出,和美国的无人驾驶相比,中国无人驾驶技术要落后5至10年。其中,核心零部件、核心技术的差距让中国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的自主性受到一定程度制约,而这又推高了研发成本。
百度高级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不久前表示,从前汽车是一个机械制造行业,,未来将变成类似电脑制造业,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车载大脑,而最终大家的竞争会是软硬件一体的竞争、系统的竞争。谷歌在无人驾驶上走得早,百度有后发优势。
“就算目前中国企业和谷歌有五到十年的技术差距,也不代表中国企业就要花那么长时间才能赶上,新的技术发展很快,一切都充满不确定性。”在前不 久由德勤和美国奇点大学在哈佛大学上海中心举办的“启迪未来”讲座上,奇点大学教授、谷歌无人车项目顾问布拉德·坦普尔顿向记者表示,中国在新兴技术方面 具有先试点再推广的传统,而且中国人口庞大,汽车产量多于美国,“其实中国是最适合大规模推广无人驾驶的地方。”
布拉德·坦普尔顿表示,无人驾驶未来。就像富士康和苹果公司的合作一样,在无人驾驶方面,中国车企未来也有望和欧美企业进行类似合作。虽然目前中国车企在海外知名度还不够高,但是这种状况未来可能会得到改变。
据业内人士介绍,当前在硬件技术上,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没有技术障碍,只是成本过高问题需要靠时间和量产来解决。而在软件和人工智能技术上,除了研发,还需要小范围可控的不断试验与纠错,才能在实际使用中不断接近完美。
目前主要发达国家都已采取多种措施支持企业开展无人驾驶汽车研发和测试,通过包括批准无人驾驶汽车路测、建成无人驾驶汽车测试路段等方式促进无人驾驶汽车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