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创新驱动: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

admin 2018-03-22 12:11:30 导读

导读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从科研院所、企业到科研工作者正合力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 创新激励应无处不在 5年...

代表委员热议创新驱动: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从科研院所、企业到科研工作者正合力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

   创新激励应无处不在

  5年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如何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代表委员们有自己的看法。

  “提起创新激励,人们往往想到激励科学家和工程师。万丈高楼平地起,建设创新型国家,也需要完善对技术工人的激励政策。”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机电工会副主席李斌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经济要提质增效,产品技术就要看齐、对齐国际先进水平。这离不开产业工人群体的努力,应该在产业工人中形成人人可成才、人人展其才的局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王子豪表示,我们国家这些年高度重视创新型国家建设,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出要为科技环境松绑,减少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要采取一切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措施。特别是今年又提出对科研人员采取灵活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措施,他觉得非常有意义。“这充分肯定了科技人员的智力成本,能很好地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关于薪酬制度改革,王子豪委员建议对一些担任长期性、经常性任务的重要科研人员采取年薪制度,以保障他们能够长期跟踪研究;还有一种是项目制报酬,这种制度对于完成一些临时性的、短期的攻关项目有很大作用。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之一,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天津市委副主委、庆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太利表示,政府要引导民营企业家抓住历史性新机遇,推动民营企业以科技创新带动转型升级。孙太利委员建议,要加快修订已经落后的产业标准,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对长期技术达标的企业,给予政策奖励;要增加财政专项基金,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技术创新加快淘汰落后、过剩产能,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要引导企业通过对市场的差异化定位,优化技术结构、产品结构;鼓励企业深度挖掘培养技术创新人才、工匠人才,加快产品升级换代。

   用好人才“富矿”

  众所周知,科技和人才是国力强盛最重要的资源,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印杰表示,高校不仅要服务国家的创新战略,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人才培养问题上,我们需要有重大变革的勇气和策略,因为未来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不是体现在能够掌握多少知识、运用多少知识,而在于能够创造多少知识。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任务还是相当重的,要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塑造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不少地方表现出对人才的渴求。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一军说:“从‘制造’转到‘智造’,人才是关键,辽宁将着力营造人才的成长环境,完善普惠性政策,鼓励并引导大学生留在辽宁就业创业,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更为宽松的发展空间。同时,将大力开展‘双招双引’活动,把招才引智作为推动创新发展的‘一号工程’,打出人才政策的‘组合拳’,付出真情实意、投入真金白银、谋划真招实策,全面升级现有人才计划、人才政策、人才平台,加快引进一批高技能人才、高端人才和前沿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朱日祥表示,以前我国科技发展是跟跑,现在部分领域实现了并跑甚至领跑。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和机制有利于科技人才出成果。

  “现行的人才评价过分注重奖项、论文等的数量,而不是科学贡献本身,造成了现在‘帽子’人才满天飞,原始创新不甚理想的尴尬局面。所以,要规范人才评价标准和流动的政策。”朱日祥委员说,解决的办法是引进人才时看重科研成效而不是看数量,建设以科学贡献质量为核心的人才考核标准和创新单元评价体系,为优秀的青年人才建立宽松的科研创新环境。

   创新要有“温度”

  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程中,国家科技投入越来越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使科技富民、便民、惠民,更好地造福于民。

  全国政协委员、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卞修武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国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强雾霾治理、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攻关,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对此我尤为关注,也感到十分高兴并由衷赞同。”

  “环境污染和人口老龄化是癌症等重症疾病和慢性疾病的重要根源,现实中因病致贫的情况也不少见。因此,我建议要重视医学学科中弱势但却是主干学科的发展,加大这方面的研发投入力度,保证我国临床医学水平不断提高。”卞修武委员说。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国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领域倾斜。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提法,也是号召我们科技工作者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需求来做科研。”全国人大代表、沈阳格微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桂平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具体精准,不只是把科研放在实验室、研究所、高校中,而是要让科技创新真正走向企业,走向人民的生活。

  张桂平代表介绍说,大数据可以让科技成果草根化、碎片化、具体化,服务于人民群众,各种新技术对老百姓来说就有了温度。(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廉 丹佘惠敏周明阳)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我的机器人男友》“鹅厂”杀青 姜潮毛晓彤撩甜“人机恋”(1)
下一篇:人民日报海外版:敢于在国际前沿无人地带自主创新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