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破敢立奋楫行——株洲市不断扩大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纪实之一(改革篇)

admin 2018-12-18 03:41:45 导读

导读 : 壮美株洲,大城崛起。谭青云摄改革激发了活力。图为中车株机规模宏大的电力机车制造车间。谭青云摄周怀立周伟任崔家盛阳曼生“今年10月底前,在全省率先将企业开...

敢破敢立奋楫行——株洲市不断扩大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纪实之一(改革篇)

壮美株洲,大城崛起。 谭青云 摄

敢破敢立奋楫行——株洲市不断扩大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纪实之一(改革篇)

改革激发了活力。图为中车株机规模宏大的电力机车制造车间。 谭青云 摄

周怀立 周伟任 崔家盛 阳曼生

“今年10月底前,在全省率先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其中企业登记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印章刻制压缩至0.5个工作日以内,发票申领压缩至0.5个工作日以内”。

10月17日,株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施方案》,决定进一步简化企业登记办理环节,压缩办理时间,将企业开办必备环节精简为企业登记、印章刻制、发票申领3个环节。

这已经是株洲市今年第三次就此进行改革了。

今年4月底,株洲市工商局在全省率先试行营业执照办理提速“当场办结”制,实现了“一次申请,即时领照”。7月,市工商局明确将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材料齐全的可当日办结,当天领照,最大限度避免企业“往返跑”。目前,全市企业注册登记业务当日办结率已达80%以上。

改革还在深入推进。据株洲市有关负责人介绍,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作为株洲市商事登记领域改革“三部曲”之一率先出台后,企业设立登记、商事登记领域“证照联办”改革方案也即将出台。

如此密集的改革节奏,显示出株洲市推进改革的坚定决心。

“抓改革就是抓发展。不妨说,改革就是抓发展最有效的办法,最省力的办法,最高明的办法。但改革也不是悠闲的散步,而是要走上坡路、涉险滩,因此必须要有勇气有毅力。”在谈到为什么如此重视改革时,株洲市委书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毛腾飞如是说。

几年来,株洲市一直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全市工作的重要抓手,用改革促发展,用发展带改革,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株洲特色的改革之路。

无惧“深水区” “涉水”走在前

2014年3月,株洲市委正式成立市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委常委担任下设9个改革专项小组组长。深改小组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出台《中共株洲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铺排9大领域461项改革任务,明确改革任务书、路线图、责任人、时间表、每年度改革工作要点。

株洲市的改革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

到目前为止,株洲市委深改组已经召开了24次会议。仅在去年的一次会议上,就审议通过了投融资体制改革、海绵城市建设、湿地保护管理等数个改革文件,并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总抓手,全力打造株洲“放管服”改革“升级版”,全面系统梳理业务流程、再造办事流程。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昔日“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已经成为过去式。为此,株洲市委与时俱进,决心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推进改革,依托更广阔的背景融入改革,借助改革推动全市工作再上台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改革经验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在此背景下,积极争取和承担改革试点任务,就成为了株洲市推进改革的“新常态”。

据统计,40年来,株洲市共承担了100多个国家、省级试点任务,其中包括国家两型社会建设、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首批产城融合示范区、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首个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发展试点等。

试点是信任,是责任,更是使命。

在推动两型社会建设中,株洲市运用改革的思维,从健全完善推进机制入手,先后编制两型社会攻坚战实施纲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实施方案等40多个规划和方案,完善提升了14个类别的建设标准和操作规程,出台了差异化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办法。

在难度最大的环境污染治理上面,株洲市大胆采取市场化的办法筹措建设资金,BT、BOT、PPP等筹资模式竞相登台。自2015年开始,该市每年都向社会公开发布项目库,共实施PPP项目82个,总投资额1238.2亿元;有40多个项目实行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其中,清水塘老工业区成为全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

在改革的推动下,株洲市两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5年来,全市累计投资超过300亿元,实施项目1425个,取缔污水直排口39个,关闭湘江两岸畜禽养殖企业800多家,关停企业(生产线)217家(条)、拆除烟囱115座,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水处理实现县城全覆盖,建立了覆盖全市的四级河长制。

打好“关键牌” 行政提效能

一个窗口,可以办理12个部门295项区内自然人审批服务事项,并且还能免费将办结资料邮寄到家中。这听起来似乎“不太可能”的事,如今在株洲市荷塘区早已变成现实。而这,都归功于该区大力推行的“一门式”服务改革。

所谓“一门式”服务,就是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在区、街道、社区三级建立了40个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将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到前台受理,交给后台无差别、电子化系统“一门”处理,从而实现超过70%的事项当场办结,群众再也不用为跑一个手续四处找关系、找门路了。

2017年,荷塘区“一门式”服务平台创新荣获省委、省政府颁发的首届管理创新奖。

改革永远在路上。在荷塘区,“最多跑一次”远不是政务服务改革的终点。今年10月,该区又实现了30%的事项在网上办理或预受理,把服务送到居民手上,从而实现“最多跑一次”向“一次都不用跑”的再升级。

与荷塘区的“一门式”改革异曲同工的是,市建设部门也下大力用“权力减法”换取“市场乘法”。从2015年6月起,市住建局牵头组织初步设计联合审查和建设工程合并验收,实行一个公章对外办结。该举措实施以来,共完成初步设计联合审查项目320多个、合并验收项目270多个。

改革效果立竿见影。目前,株洲市建设项目审批耗时由过去3至4个月缩短到目前的11个工作日,项目验收审批耗时由过去的4至5个月缩减到目前10个工作日,企业投资和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分别由过去的200个以上、300个以上工作日缩短到69个、118个工作日。

2017年,株洲市建设领域投资审批管理创新同样获得省委、省政府颁发的首届管理创新奖。

行政审批事项多,审批部门多,审批时间长,曾经是行政体制机制运行中存在的痼疾,是改革实现了政府服务的规范、便捷、高效。

几年前,一名曾在株洲创办过医疗器械公司的老板,为了办理营业执照,整整花了一个月跑工商、税务、卫计等部门,重复递交了一堆繁琐的资料。今年8月,这个老板又要在株洲办一家企业,结果仅用3个工作日,只跑了一次政务中心,就顺利拿到了营业执照,还同时拿到了经营许可证、税务发票等。

“最多跑一次”改革,成为株洲市行政效能加快提升的催化剂。

今年以来,株洲以商事登记改革为突破口,继续扩大改革面。目前,该市已梳理了30多个新的事项,将其列入新的改革范畴,以便让更多的群众通过“一套流程资料、一份申请表格、一窗受理出件、一个联办系统”,享受更便捷的政务服务。

共谋“发展策” 发展添活力

作为一座“改革之城”,株洲市的改革步伐一直走在全省前列——

国企“三供一业”分离改革成效全省第一,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等奖,政府投资评审工作连续6年全省第一,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绩效管理等工作经验全省推介,政府债务管理获得省一等奖,省内率先建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分担机制,市属国有企业首次实现在省内发行境外债券,开通全省第一家市州股权交易分所……

2014年12月31日,株洲市举行首批在株央企“三供一业”(特指国企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分离移交签约仪式。当天,中盐株化集团公司、南车长江车辆株洲分公司与市自来水公司、国网株洲供电分公司签订了供水供电移交协议。

从此,株洲市“三供一业”改革进入快车道。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不仅可使相关企业“轻装上阵”加快发展,还让来自企业的居民用上了放心水、安全电。“企业减负、居民高兴、政府满意、社会稳定”,多方共赢,皆大欢喜。据统计,株洲市列入“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改造的企业共有35家,其中央企28家,省企7家,共9万余户居民直接受益。

一项改革,多厂受益。改革,正越来越多地作用于发展。

近年来,株洲市牢牢扭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坚持市场导向,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把改革的重点放在积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上,大力推进了100项经济领域重点改革,实施了14项行政领域重点改革。

株洲地处湖南的开放前沿,为给企业通江达海之“便”,该市大力推进“关通天下”工程建设,对接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长株潭”通关一体化等,为报关企业提供“一地注册、全国报关”优质服务,使企业每批货物节省通关资金成本200元,节约通关时间一天。

2016年,为拆掉悬在企业头上的费用“高压线”,株洲市全面实施“营改增”、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社保费率和水电气价格,不到两年时间,为企业和社会减负近35亿元。今年以来,更是停征了4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为企业减负20亿元以上。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已经下降3.8个百分点。

只要企业需要,政府马上就办。通过在全省率先开展“先照后证”改革,株洲市将189项前置许可项目变为后置,市本级行政审批项目由302项精简至122项,并整合了100个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多层次的服务。通过在全省首推“24小时见面”制,建立解决企业问题的快速反应机制,使全市24小时见面率达到99.8%。

算清“民生账” 找准着力点

对老百姓来说,购置房产,是一件高兴的事,也是一件“烦心”的事。因为收房后要想取得产权证的话,必须办理多项手续,跑多个窗口,周期长的要一两年。但从今年8月开始,株洲市的购房者已经享受“交房即交证”的便利了。

8月22日,株洲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向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送达《不动产登记“交房即交证”服务告知函》,正式推出“交房即交证”创新服务新举措,在开发企业向购房者交房时,不动产登记中心可将产权证一并交给购房者。

其实,从去年9月开始,株洲就已经将房屋交易和登记职能整合到不动产登记中心,并通过理顺体制机制,已对不动产登记进行了4次全面提速,提速近90%。其中,为了让群众和企业缩短融资时间、减少融资成本,该中心已经做到将个人抵押首次登记在1个工作日办结,抵押权登记在3个工作日办结。

今年8月以来,借助“智慧株洲”大数据平台,株洲市已经实现不动产登记与房产、税务、法院、金融、财政、公积金等部门信息互通共享,实现“一次取号、一套资料、一窗受理、一次办结”,不动产登记办证“最多3个工作日”,个人存量房转移及抵押办证甚至可以做到“最多1小时”。

改革,就是增加群众的幸福感。

2017年9月29日,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株洲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于2018年3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在全省非省会城市中第一个出台的城管综合立法,在全国新获立法权设区的城市中开了先河。

2017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株洲市出台了全省第一个城管体制改革方案。根据这一方案,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统一指挥、调配城市管理资源,统一协调、组织、开展城市管理工作。在执行体系上,将城市管理工作划分为城市规划、市容环卫、基础设施、园林绿化、交通秩序、农贸市场等15项工作,每项工作明确一个牵头部门,做到管理无盲区、无缝隙。

“日考评、周反馈、月评比、季讲评、年总结”。目前,株洲市城市管理考评已形成体系,构成特色。市里专门设立城市管理奖励基金,每月根据考评结果重奖重罚,第一名奖100万元,最后一名罚30万元,考评结果与责任人一律在媒体公布。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试金石”。近几年来,株洲市共推进了38项文化领域重点改革、27项司法领域重点改革、61项社会领域重点改革,实实在在提升了民生福祉。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中集落子AI信息安全:白山ATD助力提升主动防御能力
下一篇:跨界云安全 CDN巨头网宿科技悄然“变脸”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