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世界史研究在人员配置、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世界史学界努力搭建学术研究平台、构建学术共同体,为推动中国特色的世界史研究而不懈探索。在“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建设的助推下,世界史学科建设呈现广阔前景。
努力倡导理论自觉2017年,在国内各类公开出版的史学专业期刊、综合类期刊以及集刊发表的世界史学术论文,总计1500篇左右,覆盖了从世界古代史到近现代史、国别史到各类专门史、史学理论与方法等领域,全面反映了我国世界史研究的趋势。
首先,倡导理论自觉,积极践行中国学派的发展之路。有学者通过梳理从普通史到世界史和全球史的西方史学理论发展路径,反思了世界史书写中的“欧洲中心论”。也有学者突破传统的国别史、区域史研究,揭示不同区域和国家历史的全球性联系,以推进传统史学领域的研究。
其次,因应“一带一路”倡议,东西文明交流史研究走向多元化。8月25日,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大学召开,着重探讨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历史上的互动和交流。10月20—22日,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大学召开,与会学者围绕“‘一带一路’与全球化视野下的世界史研究”等主题展开交流。11月17—19日,《世界历史》编辑部与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举办的“第五届世界史研究前沿论坛”在中山大学召开,主题为“多维视野下的东西方文明交流”。
最后,新史学研究方法成为主流研究理路,研究日趋深化。2017年,学者们既注重探索政治、经济等领域,也关注社会生活、心态情感、礼俗观念等。例如,一些学者借助新史学方法,通过解读原始文献,阐释了古埃及妇女的社会地位、古希腊人的体育与战争、古代两河流域新年礼俗的演进等。另有学者剖析了加洛林时代的政治文化、16世纪欧洲基督徒的奥斯曼观念、19世纪欧洲知识精英的美国观、日本自我中心化的过程、一战前德国社会心态等。
此外,美国史、英国史、日本史研究仍旧保持着学术力量集中、学术成果众多的优势。法国史研究则围绕大革命进行了聚焦式研究,德国史研究的新生力量正在成长,未来学术发展前景值得期待。相比之下,南亚、中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研究仍有待加强。
加强学科建设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世界史学科名列其中。因此,世界史学科建设成为本年度学术界热议的话题。11月26日,南开大学召开世界史一流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成立了“美国研究中心”、“拉美研究中心”、“希腊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世界史学科也努力从学科建构、人才引进与培养、经费投入等方面,全方位推进世界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如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科学精神、科研能力,为世界史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后继之人,也是一流学科建设事业的重任。12月8—10日,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四川大学学报》编辑部举办的“世界史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成都召开。与会学者认为,本科生教学应当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关系,逐步完善世界通史课程教学周期和课程体系的结构调整;研究生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对世界史专业学生外语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敏锐的问题意识、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过硬的写作能力。因此,世界史教学工作不但要在知识广度、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等方面下功夫,而且要加强对外交流,建立校际、国际合作互动机制。
搭建学术平台长期以来,我国世界史专业期刊仅有《世界历史》一本杂志。在史学专业期刊和综合类期刊中,世界史论文所占比例十分有限。这种状况使得大量成果难以及时发表,迟滞了世界史学科研究水平的提升。近年来,世界史学界加快了搭建学术传播平台、加强学术交流的步伐。2017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系创办了世界史集刊《新世界史》,计划每年出版1—2辑,为世界史学术平台再添新成员。
在学术传播和交流方面,这些学术集刊与学术期刊已形成有效互补的局面。在提升学术成果质量和学术价值方面,学术集刊凭借专家编辑团队把关,及时汇编本专业领域的最新学术硕果。在培养学术储备人才方面,学术集刊通过学术团队传帮带的形式,带动青年学者的成长和学术精神的传承。在构建学术共同体方面,学术集刊的发起者往往都是某研究领域的同道中人,以集刊为桥梁和纽带,不断推进相关主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