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前沿:非洲四国对华合作样本

admin 2017-11-27 05:12:54 导读

导读 : 一带一路前沿:非洲四国对华合作样本 2017/07/03 一带一路前沿:非洲四国对华合作样本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青亭 【获奖感言】 这次采访是我与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第一次“触电”...

一带一路前沿:非洲四国对华合作样本

2017/07/03

一带一路前沿:非洲四国对华合作样本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青亭

【获奖感言】

这次采访是我与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第一次“触电”。2015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期间,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与英国国际发展部签合作备忘录,决定要挑选四个非洲国家进行国际产能合作试点。在该项目框架下,2016年2月底,首次非洲四国投资研讨会在唐山举办。记者在会上采访了中英非三方人士,包括官员、机构和企业,尽可能多角度地呈现出中非合作的现状以及国际产能合作的前景。

通过这次采访,我非常意外地发现,中非经贸合作并非中国单方面为非洲“输血”,非洲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以华坚鞋厂为例,如果不是及早将国内的部分产业转移到埃塞,恐怕就要像大多数东莞制造业企业一样,遭受国内生产升本飙涨的冲击。中非国际产能合作不仅能帮助非洲实现工业化,也有利于中国制造业走向国际。

【获奖作品】

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称,“除了中国,我们还能跟谁学呢?”

埃塞俄比亚复制“中国模式”

一带一路前沿:非洲四国对华合作样本

一带一路前沿:非洲四国对华合作样本

导读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埃塞俄比亚重要的发展伙伴。我们正从农业经济向工业化迈进,期待与中国加强在产能领域的合作。”埃塞驻华大使梅斯芬强调,这种合作是双赢的,一方面拉动埃塞增长,增加就业,另一方面转移中国的过剩产能。

本报记者 郑青亭 唐山报道

提到埃塞俄比亚,很多人的印象还停留在饥荒、酷热、脏乱上。可你也许没留意的是,在过去12年中,埃塞经济年均增长超过了11%,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经济体。

投资驱动、基建先行、设立特区、招商引资……今天的埃塞正在学习中国过去的发展模式?

本以为会得到某种程度的否定答案,但让人意外的是,埃塞驻华大使塞尤姆·梅斯芬(Seyoum Mesfin Gebredingle)稍稍停顿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我们渴望发展,我们的国家需要改变。中国用30年让6亿人脱贫,足以证明这一模式的成功。除了中国,我们还能跟谁学呢?”

他强调,中国对埃塞的帮助是巨大的,不仅通过造桥铺路大幅改善“硬件条件”,通过建造工业园、产业园形成产业的聚集效应,还向当地提供技术支持、人员培训,介绍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经验,提升“软件条件”。

“从很多角度来看,中国与埃塞都是中非合作的典范。我们愿意与非洲兄弟国分享经验,通过‘中国模式’实现共同增长。”梅斯芬说。

“要想富,先修路” 

埃塞是一个封闭的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还常常缺水、缺电。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开始加大对埃塞的基础设施投资。截至2013年底,中国对埃塞直接投资存量达7.2亿美元,中国企业共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224亿美元,在建项目总额超过150亿美元。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埃塞最大的贸易伙伴、最主要的外资来源国和工程承包方。

中国时任驻埃塞大使解晓岩2014年撰文称,埃塞90%以上的公路、全国的通信网络、第一条铁路和城市轻轨、第一个风电场以及几个重要的水电站等,都是中国企业承建或参与承建的。梅斯芬透露,中企目前参与的项目大多采用EPC模式,埃塞政府将逐步增加BOT和PPP项目。

当下,最受期待的基建项目是从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到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全长850公里的电气化铁路。“在今年6月以前,我们将为这条铁路举行通车仪式,两国高级官员将出席。”梅斯芬说。这是在中非合作新的历史时期,由中国企业在非洲修筑的第一条跨国铁路。 

一家在埃塞种植蔬菜的中国企业代表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在从亚的斯亚贝巴到吉布提一般通过公路运输,需要五六天时间,铁路开通后,时间将缩短到七八个小时。这对于需要保鲜的农产品来说是极大的利好消息。为了增强该线路的盈利能力,据梅斯芬介绍,两国政府已经决定,通车之后,即刻着手在沿线修建多个工业园。

此外,作为原油净进口国,埃塞还一直面临能源供应的难题。目前,由保利集团和协鑫集团组建的合资公司正在投资开发埃塞-吉布提石油天然气项目。整个项目包括埃塞油气勘探开发和管道铺设、吉布提LNG工厂和码头建设四大部分,所产油气通过管道从埃塞输往吉布提液化处理后运回中国。

该项目包括2个开发区块和8个勘探区块,总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合同期限43年。据评估,开发区块天然气可采储量巨大,有助于我国增强能源供应多元化。项目预计2016年底开始动工,2019年初可建成投产。

如火如荼的工业化建设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埃塞俄比亚重要的发展伙伴。我们正从农业经济向工业化迈进,期待与中国加强在产能领域的合作。”梅斯芬强调,这种合作是双赢的,一方面拉动埃塞增长,增加就业,另一方面转移中国的过剩产能。

“多亏了我们提前将部分产业转移到了埃塞,不然真是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华坚集团总裁特助李卫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他所在的企业以生产高中档真皮女鞋为主业,总部位于东莞。2011年11月,华坚开始在埃塞东方工业园筹建新的生产基地。

“最初,很多人都反对不远万里去埃塞建厂。实际上,直到2012年,国内的行情都很好,我们当年还在国内交了2个亿的税。可没想到,2013年形势急转直下。”李卫民指出,制鞋这样的“候鸟行业”对人工成本高度敏感,现在国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本上已经到头了。

他给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国内工人的工资成本是2000-3000元,当地仅为300-500元。埃塞的周工作日是六天八小时制,国假13天。平常加班按1.25倍计算,夜里加班1.5倍计算,周日加班按2倍计算,国假加班按2.5倍计算。在福利支出方面,目前硬性规定的是养老保险,公司承担部分按基本工资计算。

在税收方面,埃塞对于出口欧美的当地企业来说,也极具吸引力——享受美国《非洲增长与机遇》政策以及欧盟“武器除外的全面优惠安排”,可以免关税、免配额。“如果从中国进口我们生产的鞋,要交37%的关税,从埃塞进口则免关税。”

现在,华坚在埃塞有当地员工4200人、6条生产线及鞋材厂,年出口女鞋达240万双,平均利润率为10%,2015年创造了1500万元的利润。李卫民说。

为了进一步把产业做大,华坚计划在亚的斯亚贝巴筹建一个工业园,以服装、鞋帽、电子等轻工业制造为主。李卫民称,“总投资4亿美元,2016年底可建成首期8万平方米厂房。项目将于2020年全面竣工。”(编辑李艳霞)

肯尼亚抓紧转型契机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郑青亭

一带一路前沿:非洲四国对华合作样本

“肯尼亚正在积极推动经济转型,致力于实现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在2030年进入中等收入水平国家的行列。作为我们主要的贸易伙伴和发展伙伴,中国已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期待着跟中国在制造业和农业加工业进行更多合作。”2月25日,肯尼亚驻华大使迈克尔·金扬久伊(Michael Kinyanjui)在非洲四国投资研讨会上说。

2015年,中肯政府决定,将肯尼亚打造成为中非产能合作的试点示范国家,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开发、技术转让和制造业等方面合作面临崭新机遇。金扬久伊透露,中非发展基金也将很快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成立办事处,这将进一步促进中肯产业对接。

下一步,双方在金融合作、人民币国际化方面的潜力也有望早日释放。“中非产能合作将催生新的金融需求。肯尼亚是非洲东部的金融中心,也是东非共同体经济的领头羊。我们希望成为人民币结算中心,以进一步便利中肯以及中非之间的贸易往来。”金扬久伊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说。2015年7月,肯尼亚国家银行在内罗毕启动了该行首家开设人民币业务的分行。

相对于其他非洲国家,肯尼亚受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较小。去年,中肯贸易实现连续第三年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双边贸易总额达到60.16亿美元,同比增长20.12%;其中,中国出口59.18亿美元,同比增长20%;中国进口0.99亿美元,同比增长27.65%。中国已成为肯尼亚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工程承包企业来源国,以及提供优惠贷款最多的国家之一。

评级机构穆迪预测,肯尼亚经济前景稳定,受基础设施建设驱动、快速扩张的服务业及贸易情况改善的综合影响,预计2016年GDP增速可达5.5%,2018年增速可达6%。受贸易情况改善及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关的资本性进口减少的影响,穆迪预计2016年肯政府负债率最高将为GDP的50%,经常账户赤字将在接下来3年由目前占GDP的9.5%逐渐下降至6.7%。

“中国标准”进入非洲

近年来,肯尼亚经济稳定增长主要依靠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推动,而中国是最主要的投资者和建设者。

2015年1月1日,由中国交建下属中国路桥承建的蒙内铁路工程正式开工,全长约472公里,将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预算约为38亿美元,其中,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36.04亿美元融资。

这是肯尼亚独立建国以来最大的单个基础设施工程。金扬久伊称“我们的总统对这条铁路非常重视,责成多个部门成立了联合委员会,每两个月向他汇报一次工程进展。”

据介绍,目前工程建设进展顺利,70%的土木工程已完成,预计将在2017年完工,“实际完工时间可能比预想的还要早”。

这是首个海外全中国标准铁路项目,对推动中国铁路标准进入非洲意义重大。金扬久伊道,项目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未来还将提升对外贸易水平。

“中肯已经决定将这条线路从内罗毕延伸到纳瓦沙,这段距离约为120公里。”金扬久伊说。在远期规划中,这条线路还将成为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南苏丹等非洲内陆国家的重要出海通道。

目前,内罗毕和蒙巴萨之间的米轨火车速度缓慢,客车通行时间长达19-20多个小时。新的铁路通车后,客车将以120公里的时速、货车将以80公里的时速通行,蒙巴萨和内罗毕之间的旅行时间将缩短至4小时左右。

金扬久伊透露,中肯还将在蒙巴萨合作建立Dongo Kundu经济特区,另外,肯尼亚政府也将邀请中国企业在铁路沿线建设多个工业园。

此外,中国交建还参与了肯尼亚东北部拉穆港1-3号泊位的建设。2013年3月,肯尼亚联合南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启动了“拉穆港-南苏丹-埃塞俄比亚交通走廊”项目。项目包括铁路、公路和石油管线等诸多组成部分,总投资额约250亿美元,被认为是非洲国家独立以来的“非洲大陆最大工程”。

中非产能合作示范国家

2015年,中肯双方一致决定,将肯打造成为中非产能合作的试点示范国家。“这将给中肯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开发、技术转让和制造业等方面的合作创造更多机遇。”金扬久伊说。

在政策红利之下,中国民营企业嗅到了商机。“肯尼亚制造业太缺乏了,基本什么都没有,这里面空间太大了。”黑龙江蓝天国际建设集团董事长张照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他准备在肯尼亚走出一条装备制造业发展之路。

几年前,在国内搞房地产的张照辉看到国内市场越来越难做,就想走出去看看。到了肯尼亚,他发现房地产机会也不大,却意外发现了制造业的商机。“以农机为例,肯尼亚每年的进口额达到3.2亿元人民币,欧美产品占80%市场。实际上,中国农机产品的价格仅为欧美的80%左右,市场潜力巨大。”

张照辉在2014年以BOT的方式投资了一栋建了一半的商场,专门卖中国的装备制造产品,“效果比我预期的还要好。”于是,他很快在内罗毕拿到了地,决定建造以机械设备系列产品为起点的工业园。一期面积20万平方米,建设周期3年。在投资3亿美元打造园区基础设施后,他打算与每个入园企业一一进行股权合作。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肯尼亚的中产阶级也在稳步扩大,拉动了基建、农业、工业、娱乐业等行业的需求。“肯尼亚拥有20%的富人群体,他们的休闲娱乐意识比中国人强太多了,每到周末所有娱乐场馆爆满。”由此,张照辉正计划投资建一个戏水乐园和一个冰雪世界。

“非洲见不到冰雪,我们想在非洲做一个室内的冰雪世界,投资大概1亿元,一年就能收回成本。水上乐园预计半年就能收回成本。”张照辉对此信心满满。(编辑李艳霞)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文扬:要不要改称为“中国社会主义”?
下一篇:报告称美中英三国的前沿领域研究最活跃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