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18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指出:境外毒品渗透加剧,“金三角”地区已成为我国合成毒品的主要来源地。可以说,世界范围的毒品蔓延泛滥,已成为严重的国际公害。
今年6月26日是第32个国际禁毒日,科技日报记者深入毗邻“金三角”地区的滇西南边境线,走进禁毒最前沿,探寻“硬科技+硬队伍”如何构筑起一道道国境线上的铁卡雄关。
高科技让毒品无处遁形
六月高温蒸烤下的云南保山,白云悬浮在山尖,湛蓝的天空无遮无挡,阳光直射大地,刺得人睁不开眼,高强的紫外线落到皮肤上感觉火辣辣的……保山芒颜边境检查站里热浪袭人,车来车往、马达轰鸣。这里地处怒江大峡谷深处,距离世界主要毒品集散地“金三角”仅350余公里,作为杭瑞高速公路上唯一常设边境检查站,是堵住境外毒品流入内地的最后一道固定关卡。
“我们24小时不间断对过往车辆及人员进行查缉,平均每天检查车辆7000余辆次,人员2万余人次。靠传统人海战术已不能达到有效拦截打击的目的。”芒颜边境检查站教导员罗宁元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中午时分,一辆满载橡胶的大货车被引导着驶进有二层楼高的MT大型车辆查验设施里,随着设备启动,X射线辐射成像技术将这辆车的“五脏六腑”都呈现在100多米开外的中控室显示屏上。
“过去检查一辆拉运30吨橡胶的可疑大货车,需投入10多名警力卸货、查找,再将货物复原,花费15个小时仍可能一无所获。如今,依靠该系统10分钟内完成大货车扫描,然后对重点呈像进行分析研判,最后精准查缉。”罗宁元说。
据悉,芒颜站所在的保山边境管理支队近年来强化装备信息化建设,先后投入1.45亿元经费,建成边境技防系统和前端设备540多套。MT大型车辆查验系统自去年在芒颜站运用以来,已查获3起案件,缴获毒品25公斤;X光机货检仪已查获30余起案件,缴获毒品230余公斤。
大数据成禁毒斗争新法宝
大屏幕上密密麻麻的通关数据不停闪过,两条可疑的线索没有逃过德宏边境管理支队侦查队队长冯彬的眼睛:同一辆皮卡车一天内往返边境6次,既不是本地车辆也不属于当地旅游运输公司。他立即通过指挥平台系统将线索通报到一线办案民警,随即深入侦查,并连夜在边境重点路段布控,成功截获了目标车辆,当场从皮卡车上缴获毒品62.3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
“在缉毒斗争中,有了信息,就有了无数明亮的‘天眼’”,冯彬告诉记者,大数据不仅有更准确、更及时、更全面、更完整记录信息的特点,还能更快捷。
2018年,德宏边境管理支队率先成立“大数据情报研判中心”,探索集“大数据+”“互联网+”“大情报+”深度融合的“网上+网下”缉毒模式,深化与公安、网安、海关等多警种、跨领域的合成作战,大大提高了精确打击效能。
“利用大数据分析,应该是禁毒斗争的主流趋势。情报的意义在于共享,大数据情报研判中心的成立,给很多次跨区域作战、联合作战提供了极大的胜算。”冯彬说。
立体化防控织就禁毒“天网”
“通过监控,我们可以看到周边许多个路口的情况,一旦发现可疑,立刻发出预警,通知沿线民警就近就便处置。”西双版纳打洛镇216抵边警务室里,值勤民警一边调取屏幕信息一边告诉记者。
鼠标站岗、电脑执勤,信息化已全面融入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的执法执勤工作中。视频监控、人脸抓拍、电子信息采集系统、PDT数字集群系统、移动警务核查终端、大型车辆检测仪器等等高科技查辑手段和信息化战法在这里大展身手,人防、物防、技防设施相联相通,构筑起“堵截打控”立体化禁毒网络,扎紧了一道道防护“篱笆”。
“向科技要警力,向信息化要战斗力。”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政治处负责人杨孟龙告诉记者,近年来,贩毒活动智能化、专业化趋势明显,手段层出不穷,给缉毒工作带来新挑战。“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禁毒人民战争这场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杨孟龙说。(罗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