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坪村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村民投身养蚕产业;朝阳村推行“党支部+企业+贫困户”模式,引进公司发展茶叶种植;茨沟村推行“党支部+旅游景区+贫困户”模式,培育和引导村民发展乡村旅游……
在汉阴县,一个个党支部活跃在脱贫攻坚一线,带领着贫困户脱贫致富,而这正得益于该县“党支部+X+贫困户”精准扶贫模式。这样的扶贫模式从何而来,效果如何?一切还得从几年前的一个村子说起。
为村上发展牵线搭桥
4年前,刘武林从三同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退了下来。彼时,村上要发展产业要脱贫,需要与当地引进的公司商量具体事宜,刘武林自告奋勇,当起了村子与公司的牵线人。“我来当个牵线的,把村上的事、企业发展的事和老百姓脱贫的事都干好!”今年5月,刘武林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时说。
作为汉阴县第一批“党支部+X+贫困户”的实践者,三同村党支部率先将企业发展和脱贫攻坚有机融合,与引进的颐品庄园公司一同加工、生产甜杆和拐枣酒。三同村积极协调公司与贫困户签订甜杆、高粱的保底价收购协议,并实行订单种植,吸纳100余名贫困群众到企业务工,解决了村上无支柱产业的难题。
在三同村“吃第一口螃蟹”后,该县其他村也相继动了起来——漩涡镇3个村的村党支部依托景区旅游,带动贫困户发展农家乐,开启“支部+旅游景区+贫困户”模式;铁佛寺镇双喜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首批吸收社员82户,为贫困户提供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在各村党支部的带动下,各类围绕精准扶贫的“党支部+X+贫困户”模式层出不穷,其方式不仅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也极大地激发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
创新模式撬起致富“杠杆”
随后,汉阴县决定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并创新“党支部+X+贫困户”精准扶贫模式,将党建力量挺在脱贫攻坚最前沿,通过支部搭台、“X”铺路,直击贫困“病灶”,真正让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
2018年5月,在交通村换届选举完成后的第一次支部会议上,新上任的交通村党支部书记邹同卯拿出一套方案:依托冉家坝遗址和古安阳县城旧址,逐年落实汉江河堤建设、遗址复原工程、文物收集等工作,努力把交通村打造成安康市乃至全省文化旅游亮点,促进全村群众致富增收。而与这套方案相对的,则是当时被评定为深度贫困村,且无任何支柱产业的交通村的现状。
“长远来看,要让村民实现小康,光靠种植、养殖产业是不够的。我们要全力发展文化旅游项目,为村民创造更丰富的致富途径。”面对旁人的质疑,这位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耐心解释道。
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在汉阴不止交通村这一个村。马鞍桥村党支部正在带领群众种植花卉,为村上发展民宿、做好文创产品奠定基础;斑竹园村在“今年种花椒还是种绞股蓝”的问题上,采用大数据分析,让数据为产业发展指导方向;坐落深山的笔架村办起了门户网站,第一书记带头做微商,让“互联网+”成为撬起村民致富增收的“杠杆”。
“镇园产业联盟”实现精准对接
今年3月,在汉阳镇磨坝村的一处羊肚菌大棚里,村民们一边欣喜地看着羊肚菌露出细嫩的芽尖,一边认真聆听来自五一现代农业园区的民康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民的讲解。这次对接与交流,也为双方日后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随着“党支部+X+贫困户”模式不断推进,一些新的问题随之出现:农业园区想扩大生产规模,却不知道基地往哪里发展;新进企业想布局产业,却不知如何下手;贫困村和贫困户有了产品,却不知该往哪销售。
针对于此,汉阴县搭建起了“镇园产业联盟”扶贫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公开县域内各园区、企业的发展需求,各村党支部根据自身情况自由对接,实现产业发展的精准匹配。
截至去年年底,在“镇园产业联盟”的推动下,汉阴县已有41个农业园区(企业)、59家农业经营主体与全县110个村实现合作,累计发展种植业基地面积10.2万亩,带动贫困户3501户1.12万人实现了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