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前沿的院士工作站

admin 2019-05-19 09:05:43 导读

导读 : 7月16日,我国首个以阳关生态综合治理为研发方向的院士工作站——甘肃碧泊产业敦煌飞天科技园院士专家工作站在敦煌成立。这个设立在库姆塔格沙漠最前沿的院士工...

    沙漠前沿的院士工作站

    本报记者左玉丽闵媛

    7月16日,我国首个以阳关生态综合治理为研发方向的院士工作站——甘肃碧泊产业敦煌飞天科技园院士专家工作站在敦煌成立。这个设立在库姆塔格沙漠最前沿的院士工作站,将针对敦煌地区沙漠生态治理展开科研与实践工作,研究领域覆盖水文、力学、地理、生命科学、水产养殖等,探索以企业为主体推进生态恢复工程。

    阳关自古以来就是敦煌抗击风沙的第一道防线。这里极度干旱,蒸发量是降水量的80-100倍,沙漠化严重,沙尘暴猖獗。有“旱极”之称的阳关,却洪涝灾害频发,到了汛期,洪水挟裹着大量泥沙奔流而下,轻则污染水源,重则冲毁道路、农舍、农田和村庄等,给当地居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2001年,甘肃碧泊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在阳关投资兴建了亚洲最大的沙漠高寒冷水鱼基地敦煌飞天生态科技园。然而不久,一场50年难遇的特大沙尘暴,以及随之而来的洪水泥石流,把鱼塘摧毁淤平,8000万元投资付之东流。董事长何延忠决心千方百计治住水害沙害,守住阳关,不让敦煌成为第二个楼兰。

    何延忠前期投资2亿多元,又陆续将十多年发展鳟鱼产业的全部收入投到敦煌库姆塔格沙漠的风口,高筑沙障修建“沙漠长城”,阻挡沙丘前移;修建蓄水工程,救活防风林。又修建堤坝拦截洪水,开凿多级梳流分洪河道,修建渗滤净化工程,在库姆塔格沙漠中建成了治理洪水、沙害的综合系统工程“沙漠都江堰”。在库姆塔格沙漠的风口,形成长达20多公里、宽近千米的绿色生态屏障,把沙丘推出阳关5.6公里。“沙漠都江堰”周边形成湿地9600多亩,绿化面积3万多亩,荒漠化治理面积60多平方公里,防风固沙面积30多平方公里,保证了流域生态系统安全。

    2013年8月,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兰州分院院长、中国西部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程国栋,中科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郑晓静为代表的30多位科学家专门对“沙漠都江堰”的科技成果进行研讨,认为此项工程设计巧妙,其以“害”治“害”、化“害”为“利”的生态治理新模式,融合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极具创造性和推广性。

    敦煌飞天生态产业有限公司经过与程国栋院士、郑晓静院士,中科院寒旱所所长、研究员冯起等多位专家深入协商,议定依托敦煌飞天生态科技园在沙漠防治和综合利用方面探索出的实用技术及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建立敦煌飞天科技园院士专家工作站,衔接国家实施生态综合治理重大工程项目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围绕山区洪水疏流-渗滤-拦蓄技术体系、粘土压沙-石堤阻沙-生物防沙综合风沙防御技术体系、高寒生态产业技术体系、沙区水热耦合的高效农业技术体系等领域进行推广应用,遏制绿洲边缘沙化土地的扩展,促进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恢复。在重建风沙防护体系、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沙漠生态产业,实现沙产业可持续发展,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遗迹,并为省内及全国同类地区提供示范模式。

    程国栋院士出席了工作站揭牌仪式,他表示:“沙漠都江堰”工程体系是企业在实践中探索出的生态治理新模式,这种模式为解决好敦煌生态和月牙泉水资源治理提供了依据。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成立,通过专家团队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将这种模式做得更加完善,治理的范围更加宽广,让更多地方受益。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朴英委员:培育前沿学科国家特有的年轻团队 提高国家原创力
下一篇:第四届中国(南京)汽车前沿技术青年论坛在东南大学举行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