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世界前沿,有多少机会可以错失

admin 2019-02-08 08:18:28 导读

导读 : 在前不久落幕的国际生命科学界的“奥林匹克”——国际生化大会上,从事RNA(核糖核酸)研究30多年的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细胞所金由辛教授有些神色黯然:对RNA家族的研究,如今已...

  在前不久落幕的国际生命科学界的“奥林匹克”——国际生化大会上,从事RNA(核糖核酸)研究30多年的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细胞所金由辛教授有些神色黯然:对RNA家族的研究,如今已是最炙手可热的领域之一,而就在这样一次世界级的学术会议中,在与RNA相关的几十场报告中,中国学者的报告缺少振聋发聩的突破性见解,内容多为“拾遗补缺”。

  最让金由辛难过的是,早在1998年,当全球生命科学界刚刚将注意力转移到RNA上,我国科学家就提出了“RNA研究应提速前进”的建议。可惜,由于未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我们最终又错失了一次冲击世界前沿的机遇。

  当“中国本土科学家何时问鼎诺奖”、“中国科学原创力如何培育”等问题一次次被提出之时,让我们回顾这个在国人热望下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故事——冲击世界前沿,中国有多少机会可以错失?

  回放:与“973”擦肩而过

  1998年12月,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王应睐、中科院院士王德宝,和金由辛、曲良鹄等学者,在我国最高层次的一个学术会议——香山会议上提出,国际生命科学的动向显示,RNA研究将在21世纪出现“井喷”,中国应尽快加强这个领域的研究,抢占世界学术前沿。可惜,在紧接着的“973”项目评选中,RNA项目落选。

  此后,直到2005年,RNA领域才首次获得了“973”项目支持。那几年间,作为国内研究RNA的主力,金由辛只申请到不足200万元的经费,遭受了不少冷遇。

  而就在那几年中,国际上RNA领域的研究以一日千里的速度进展:1999年RNA对生命活动的催化功能得到明确,RNA的地位从细胞“助手”逐渐向生命“管家”升迁;从2001年到2003年,以及2006年,美国《科学》杂志每年评选的世界十大科学突破,小分子调控RNA都榜上有名;2006年,诺贝尔奖再次被授予RNA研究的重大贡献者,这是在过去百年中诺奖第7次垂青RNA领域。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水平与国际前沿的差距不断拉大。

  金由辛说,就在短短几年中,RNA研究领域新一轮的萌发基本完成,进入快速增长期,很多重大的、框架性的见解、成果已由国外科学家提出,虽然2005年后,中国对RNA领域的研究投入力度剧增,但已然丧失领跑机会,只能挤在追赶者的行列里;想在这一领域取得重量级的话语权,已难上加难——中国错失了一次冲击世界前沿的机会。

  回顾:一次次扼腕与一路辛酸

  金教授的叹息,让人想到了十多年前另一次令人扼腕的“失之交臂”。1997年,华裔科学家朱棣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透露:中国一位科学家曾经在他的诺贝尔奖获奖项目——“激光冷却捕陷原子”的研究初期,处在这个领域的领先位置,但遗憾的是,他未能将优势保持到最后——这位中国科学家,是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王育竹先生。

  王育竹院士提出的冷原子原创实验方法,比三位诺奖得主早了5年到10年,由于当时无法申请到足够经费购买实验设备,不得不将一次实验分成几次做,当1993年他终于做出成果时,论文发表已比国外同行晚了十几个月。

  也许,有人认为,即使当年有了充足的经费,是否能做出能获诺贝尔奖的工作,依然是未知数。那就来看看另一位科学家的一路辛酸:同济大学道路交通系孙立军教授,独创了新的沥青路面结构行为理论,得到国际同行赞赏,可是在他前期十几年的摸爬滚打中,这个项目仅得到过两笔几万元的经费,因为国内没人看好他的项目,认为既然国外没有类似的理论,中国人能做出什么名堂来?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中国的原创火花或许还不够多,却并非没有,如果能及时得到足够的支持,取得成功并非不可能。

  回味:基础科研该如何支持

  中科院院士、“973”项目评委之一林其谁告诉记者,1999年是“973”支持基础科研项目的第一年,因经费有限,当时确定在生命学科中只选一个项目支持,而RNA项目名列第二。“在1999年,整个中国的基础研究经费都非常少。当时申请的RNA转录组项目需要的经费很多,所以选择了以有限经费更适合支持的项目。”

  金由辛则认为,基础科研与应用研究不同,虽然选项目可以打分,但在经费方面应坚持长期稳定的支持。“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探索的都是未知世界,谁也说不清下一轮‘领涨行情’会出现在哪个领域。”他认为,只有把各方面基础都打扎实,才能使中国科研实力有本质的提升。“押宝”式的经费支持,既可能造成王育竹式的叹息,也会造成RNA研究“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遗憾。

  当然,科研经费投入也需要风险控制。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细胞所研究员阮康成认为,国家的科研经费要支持一个大科研项目,必然要从科学目的、科研团队、研究条件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如何从众多项目中选出真正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工作加以支持,的确是我国科研管理部门需要好好思考的。他说,现在我国已经在尝试,对一些有争议的项目先给予小额支持,若发展势头好,再进一步支持。“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既可规避一定风险,又可让创新的萌芽有生长空间。”

  林其谁也认为,我国科研体制的确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目前我国过分强调竞争,在评选标准上也存在“一刀切”的弊病。对不同学科、专业还应区别对待,才能使多种基础学科协调发展。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是因为我国科研基础还相当薄弱,尚无冲击世界前沿的底气,而从那时至今的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研基础已有相当的实力和一定的底气,不再让冲击世界科技前沿的机会从指缝间溜走,已显得更为紧迫和必要。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基础知识]高考成语运用的前沿研究
下一篇:科技部官员:科技外交已处于我国外交战线前沿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