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州9月28日电 (记者 郭军)9月28日,以“乡村发展新动能——以产业兴旺引领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第31期广州新观察学术圆桌会议在暨南大学召开。
该次圆桌会议由广州市社科联、暨南大学、南方日报社联合主办,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州市舆情大数据研究中心、《城市观察》杂志社承办。来自政府、学界以及业界的六位演讲嘉宾分别提出了对于乡村振兴的思考。
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刘洪盛表示,推动广东乡村产业发展,要准确领会中央精神,要把握省情、农情。他指出,广东既是经济大省、农业大省、消费大省,同时也面临着农业资源不足、农产品自给不足、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足等劣势。他认为主要应该从准确定位、把握好安全底线、促进增收、培育现代农业园区等载体建设等几个方面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李周指出,当前,我国农业自身发展条件越来越好,农业发展的政府支持、消费者支付意愿等社会支撑条件越来越好,农业发展的生态保障条件也越来越好。但同时我国农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一些曾获成功的改革经验逐渐失却其有效性,同时还有些人高估干部智慧与能力、低估农民智商与能力。面对这样的机遇与挑战,我国需要从优化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细化粮食生产结构、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提高农业可持续性等几个方面继续加强“三农”建设,并且实行因地制宜、规划引导、统筹协同、市场主导、质量提升、增量共享等策略。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万俊毅表示,中国目前有大量弱小农户,他们容易被排斥在市场化主体的合作经营体系之外,普惠制和项目制的农业支持政策对他们的帮助力度也有限。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应该从适度规模农业加小农户经营的分散农业、实现土地经营规模化与专业服务规模化、整合农业产业链等几个方面进行。
广东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万忠指出,现今广东的农业科技创新有着主体丰富多样、科技创新团队实力不断提升、农技推广新格局正在形成等优点;但也存在着种业等优势领域开始被反超、投入缺乏长期稳定的增长机制、农业科技和产业需求不完全匹配等缺点。
广州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郭艳华认为目前乡村的弱势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广州乡村当前的短板包括科技实力不强、农民收入增长放缓、龙头企业数量偏少、都市型农业发展缓慢等。她推测未来的农业农村发展将迎来机遇期,并提出了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村土地管理、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建议。
“广州新观察”圆桌会议由广州市社科联于2015年7月发起,每月一期,属系列学术研讨会,旨在引导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更多地关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理论前沿和现实问题,及时地为广州市的城市建设和深化改革献计献策,积极地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