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周振华的《全球城市:演化原理与上海2050》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出版。
眼下,城市研究正日渐显现蓬勃景象。有关城市竞争力的热帖往往“刷屏”朋友圈,引发热议。究竟什么样的城市能吸引人、留得住人?一座卓越的全球城市又应具备哪些核心竞争力?
随着《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正式批复和公布,“卓越的全球城市”这一城市愿景逐渐广为人知,成为高频热词。据国务院规划,上海将在2035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到2050年全面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日前,由上海市社联、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经济学会指导,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主办的“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全球城市理论前沿与上海实践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有学界在会上指出,上海全面迈向全球城市,背后一定是中国的崛起,换言之,上海演化为卓越的全球城市,正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城市表达”。
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对于上海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一定位和部署背后的学术支撑,则是全球城市理论。最近,上海经济学会会长周振华所著的《全球城市:演化原理与上海2050》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出版,《崛起中的全球城市:理论框架及中国模式研究》同时再版。新著《全球城市》进一步从本体论界定了全球城市分析框架,是对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重要理论探索和实践梳理。
论坛现场,周振华说,从国际视野来看,城市化、全球化和信息化三股力量塑造了全球城市新范式;从中国视角出发,随着世界经济东移和中国日益崛起,亚太地区正涌现新的全球城市集群,而中国正是集群中的关键点。“在传统城市研究的视野内,城市的本质是集聚,集聚是理解城市的一把金钥匙。但在全球城市时代,缺乏连接能力和特性的集聚,将无法真正推动城市提升其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的地位,规模不再是决定性因素。”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斯基娅·萨森曾在1991年出版了《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应邀来沪的她热情地说:“上海是我最喜爱的全球城市之一。我认为未来是属于中国的,你们有能力进行改革创新,而西方某些方面正在‘失去’。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我对拥有引领时代变革能力的中国,未来如何处理好城市的发展十分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