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admin 2018-01-29 18:47:28 导读

导读 : 为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我省完善了《青海省省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十三五”期间,青海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幅不低于20%;对科技型企业由财政科技经费按照当年研...

为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我省完善了《青海省省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十三五”期间,青海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幅不低于20%;对科技型企业由财政科技经费按照当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免税额给予10%补贴,最高补贴200万元;落实企业研发加计扣除、后补助、政府购买服务、财政奖补、税收优惠等普惠性财税支持政策。同时,规范了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突出了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建立起信息公开和黑名单制度,健全第三方评价制度,加强了绩效考评及结果的运用,加强了科技计划的统筹管理。

政策松绑,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源头活水。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0月31日,青海科技成果登记首次突破500项,达到510项,同比增长8.5%;其中,应用技术成果372项、基础理论成果114项、软科学成果24项。每万人拥有科技成果0.85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一倍多。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可可西里申遗成功、青海体育代表团摘金夺银……青海的形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好!”在青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感慨万千。

创新驱动,点燃青海高原绿色发展引擎

清冽的雪水从三江源头汩汩流出,滋润着神州大地,养育着遍野牛羊。昆仑山下,青海湖畔,作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的青海,却曾因人草畜矛盾突出,一度超载过牧导致草原退化,面临着保护生态与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

立足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的发展战略,力争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新抉择基于新认识,一位曾长期在农牧战线工作的领导同志解释道,一方面,我们对青海生态地位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传统畜牧业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深刻变革的条件越来越成熟。

2015年7月,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青海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承担的总投资4000万元的三江源智慧生态畜牧业平台建设项目启动。该项目在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的基础上,通过集成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音视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专家智慧与知识,实现高原畜牧业可视化诊断、远程控制、灾害预警等智能管理,从而探索出一条更加科学高效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新路径。

“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怎么转变?转变的过程,肯定就是科技创新的过程。绿水青山要成为金山银山,靠什么转?就要靠科技。”省科技厅副厅长张超远说。

围绕三江源地区、青海湖流域、祁连山地区、柴达木地区、湟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技术集成与示范,并彻底破解了三江源地区“黑土滩”治理的难题;构建三江源国家公园星-空-地一体化监测方法,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与生态保护决策提供定量化、高精度的空间信息支撑与精准化服务;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通过发展高原生态循环农牧业,使柴达木枸杞不仅成为主导地方农牧经济、支撑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而且其出口量和创汇位居全省农产品首位。

正如省科技厅厅长解源所言,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青海既要加快发展,又要保护生态,加之远离中国几个大的经济中心区,各种成本高昂。因此,其发展的门槛很高,对产品的价值要求也高,对产业的技术水平要求更高。如何走出既能保持生态协调稳定,又能提高人民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繁荣发展,就必须更加深入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必须更紧密地依靠科技进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和社会共同繁荣的发展模式。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前沿:社区支持农业CSA为乡村注入新鲜动力
下一篇:为中国企业的传播作贡献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