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 转向前沿技术创新
邱智丽
浦江创新论坛举办的十年,也是国内风险投资高速发展的十年。
十年前,中国市场、中国企业、中国资产,成为“投资价值”的代名词,国内外投资机构开始在中国市场淘金。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互联网巨头已经走向全球,并带动新一波的创新创业热潮,中国资本市场空前活跃。
创投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创业投资规模创下历史新高,截至2016年底,创业机构数量约为3500家,管理资本量近2万亿元,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募资规模达到760亿元,已参股基金273只。
但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对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的长期价值投资不可或缺。
关注投后市场
“基础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迫切需要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和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需要将基础研究与产业和技术的需求密切联系,形成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在浦江创新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
从投资模式创新、内容创新,投资的风向标也开始转向前沿技术创新,这意味着投资人必须有更专业的判断标准和更持久的耐心。
以当下最为火热的人工智能领域为例,高校聚焦了大量的人工智能人才,但高校创业普遍存在着强技术,但团队不完整、产品落地难、市场资源不足的情况。“永远不要让教授坐到谈判桌前。”这是斯坦福大学的一句名言,也道出科研成果在技术转化、技术估值等方面的专业性。
视见医疗是一家将人工智能和医学影像分析技术应用于辅助诊断的科技公司,由香港中文大学医学影响计算分析实验室孵化而来。目前,医疗数据中有80%来自于医学影像,70%的临床诊断需借助医学影像,与之相比,病理医生供给量和诊疗效率已难以应对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目前中国病理医生缺口在4万~6万左右,亟待填补,但独当一面的病理医生成长周期往往达10年之久。
通过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医学影像大数据分析,能够提供客观、定量化的结果,有效提高医生诊疗效率和准确性,减轻医生压力。结合远程医疗还能改善顶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医生少,漏诊、误诊率高的问题。
不过要想这项技术落地不仅需要资本助力,还需要真正落地到具体应用场景,和医院等相关机构进行长期的实验、修正。视见医疗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陈浩犹豫创业还是加入大企业工作的情况下,视见医疗获得来自联想创投的投资,并得到资深企业管理人才的加入和医院、大企业资源的拓展。
前沿技术投资的特殊性,使得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开始关注投后市场。“每个投资成员都有投后管理指标,指标涵盖很多领域,从收集对方公司的信息,到为项目公司推荐关键的岗位,比如说财务总监、董秘等人选。此外,我们对投资人员进行考核,年终考核指标里40%都和投后管理相关。”金浦产业投资董事总经理孙欣说。
类似的案例越来越多,包括Face++、商汤科技、寒武纪科技在内的企业新星,都在资本的助力下,从高校实验室走向市场。
将PPP引入创新领域
政府也在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与资本的结合,将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入创新领域。
在上海市科委副主任朱启高看来,目前支撑上海发展的资本基本上是“三三三”,即三分之一是国资,三分之一是外资,三分之一是民资。和其他省市相比,上海在民营经济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还有差距。
在今年浦江创新论坛上,上海科创中心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该基金是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由上海国际集团、国盛集团、国际信托、港务集团、张江高科等国有基石投资人共同发起设立的市场化母基金平台。
基金目标管理规模达300亿元,首期募资65.2亿元,投向上重点关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和环保新能源等行业,聚焦处于初创期及成长期的子基金或科创企业。
采取新设或增资等方式,将募集资金的80%投资于子基金,20%资金直接投资于高科技重点企业,覆盖科技创新程度高、科创成果可转换、产业化前景较明朗的项目。
“这有助于引导社会资本脱虚向实,推动各类要素、资源向科创产业集中。”上海国际集团总裁、上海科创中心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傅帆表示。未来上海科创基金还将探索与国内外知名基金、大型投资集团、全球顶尖孵化机构等进行广泛合作。
在安徽省政府开始设置人才投资基金,来吸引全球高层次创新人才。据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罗平透露,对符合条件的团队和领军人才会给予股权和分红激励。根据让高精尖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了”原则,在薪酬待遇、出入境便利、子女就学、配偶安置等方面,加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所谓铺天盖地,指的是各类服务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外围技术人才。
技术创新趋势下,新的投资模式和投资组合开始出现,并在解决部分资本缺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资本助力下,技术创业者们也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