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了解到,10月26日,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共同研发的大型货运无人机AT200在陕西蒲城内府机场完成首飞,标志着全球首款吨位级货运无人机的诞生。
26日午间,AT200飞机驱散重雾,一飞冲天。飞机经过滑跑、起飞、爬升至预定高度后,进入巡航段并盘旋两周,随后进入着陆航线平稳着陆,整个飞行过程持续26分钟,全程飞机状态稳定,航迹跟踪精确,达到设计要求。
计算机 | 中国首条全柔性显示屏生产线实现量产
26日,中国首条第六代柔性AMOLED高分辨率显示屏生产线——BOE(京东方)成都第六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宣布量产。业内人士指出,该生产线的成功量产预示着中国企业开始在新型显示时代引领全球柔性显示屏产业发展。
BOE(京东方)成都第六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是中国首条全柔性AMOLED生产线,也是全球第二条已量产的同类生产线。该生产线应用全球最先进的蒸镀工艺,并采用柔性封装技术,可实现显示屏幕弯曲和折叠。与现有显示屏相比,柔性AMOLED高分辨率显示屏的分辨率更高、色彩更饱满、能耗更低,是引领未来潮流的新型显示屏。
理化研究 | 我国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研制获重大突破
日前,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SULF)成功实现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这是继2016年8月实现5拍瓦国际领先成果之后,我国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研究再次取得重大进展。
超强超短激光能在实验室内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超强电磁场、超高能量密度和超快时间尺度综合性极端物理条件。这一成果可用于研制台式化电子加速器和超快X射线源,对蛋白质中原子运动进行成像探测,揭示生命的奥秘;可用于研制小型激光质子刀,进行癌症的治疗;可产生阿秒脉冲探测原子内电子的运动,推动材料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可用于产生反物质和探测暗物质,研究天体物理和宇宙起源等。
自然探索 | 海洋温度模型的缺陷表明,气候变化可能比预期更糟
据外媒报道,由法国和瑞士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团队近日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过去的海洋温度估计方面存在缺陷。这一发现表明,海洋在过去1亿年中可能比记录上显示的要冷得多,这意味着最近海洋温度的上升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显着和令人震惊。
洛桑大学的研究人员Anders Meibom解释说:“我们星球有70%以上是由海洋覆盖。它们在地球气候中发挥关键作用,更好地了解当前海洋温度的变化能更准确地预测当前气候变化的后果。”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科学家开发出越来越多的复杂方法来跟踪我们的海洋温度。从一个基于全球监测站的Argo浮标到全新卫星技术,每天都能更清楚地了解气候变化如何使我们的海洋变暖。
生物医学 | 更精准基因编辑技术被发现,有望治愈遗传性疾病
10月27日消息,两个研究团队在周三时发表报告称,他们已经找到编辑人类基因更精确的方法,这就为数千种遗传疾病带来了治疗甚至是治愈的希望。虽然尚未准备好进行临床试验,但是报告表明,修复破损遗传密码的方法不止一种。使用的方法越精确,那么出现副作用或者未知后果的可能性就越低。
其中一种方法是使用了名为CRISPR的变体基因编辑方法,这种方法将对RNA而不是DNA进行修改,这意味着它是可以逆转的。另外一种方法是对DNA进行的修改,而且是永久性的改变。每一种方法都只改变了基因序列的一个片段。但是它却是一个重要的片段,半数致病的单点突变都与其相关。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飞天众智技术服务平台
(责任编辑:崔晨 HX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