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报国梦想 奋战创新前沿
编者按
悟空、墨子、慧眼卫星遨游太空,“中国天眼”探寻宇宙奥秘,体细胞克隆猴成功培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实现重大历史性跨越。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科学院引领带动我国科学技术跨越发展,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多项重大创新成果产出背后,中科院各级党组织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中科院广大共产党员专心科研事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关键时刻勇挑重担、迎难而上。
在建党97周年之际,为回顾党的光辉历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国科学院举办庆祝建党97周年表彰交流大会,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从而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爱国奉献、攻坚克难,为实现 “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目标要求作出更大的贡献。为此,本报特开辟专版,刊登部分受表彰单位和个人的先进事迹。
中国科学院“新时代科技报国”
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名单
中国科学院“新时代科技报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物理研究中心党总支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支部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重点实验室党总支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党支部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筹)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技术研究室党总支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无人飞行器实验室党支部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机关第二党支部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党支部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超导实验室党支部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放化党支部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暗物质空间天文党支部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海外党支部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自适应光学技术研究室党支部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ADS党支部
中国科学院“新时代科技报国”优秀共产党员
田 野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张庆华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姜 鹏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王自发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王利军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王宪辉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施 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朱 平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刘 江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田 丰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郑婉华(女)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熊 刚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徐 磊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李成宇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傅雨田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胡小工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程 睿(女)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王立平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王强斌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杨春和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彭晓彤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崔 喆 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权锐昌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陈雪飞(女)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杨文刚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李新荣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筹)
周 喜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李 锐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熊宇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廖胜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力学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支部
加强基层党建 聚力科研产出
力学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高超声速飞行器关键技术及高温极端环境下的流动规律研究。党支部以学促做,加强基层党建堡垒作用;推优树榜,突出奉献精神聚力科研产出。党支部基于实验室特色,强化实验室“高温气动魂”核心文化,引导党员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又红又专”科技团队。
支部坚持“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学习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讲话精神,学习钱学森、郭永怀老一辈科学家创新、奉献精神,以学促做,加强基层党建,发挥堡垒作用。
党支部在力学所率先开展“评优争先”活动,通过“模范表率、奉献精神、团队协作”的综合考评,选举出优秀党员,支部利用多种方式宣传优秀事迹,在实验室形成了“比学赶帮”的积极氛围。
以激波风洞党小组为核心的团队,成功研制了国际首座复现高超声速飞行条件JF12激波风洞,支撑国家重大专项和航天重点型号研制。2015年夏该风洞首次承接航天重大特种试验任务,难度之高,史无前例。党支部召开动员会,按照军标150分钟倒计时要求,人岗合一,反复演练每个细节。试验当天,所党委书记刘桂菊亲自挂帅与四位院士现场坐镇,支部书记担任现场总指挥。该团队获2018年度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中科院十大杰出科技成就奖(第一名)、中国力学学会首届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美国航空航天学会地面试验奖等奖项。
以稀薄气体党小组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在试验基地成立临时党支部,他们把靶场当作战场,全力为重要飞行试验提供保障。2015年该团队圆满完成了飞行试验,该项成果被评为“十二五”中科院标志性重大进展(专用领域)之一。2016年他们完成了稀薄大气科学实验卫星(力星一号)的发射任务和飞行实验。
党支部坚持“一个党员 一面旗帜”,强化党员先锋作用。以院优秀党员张新宇为核心的超燃冲压发动机团队,勇担多项国家重大专项任务,成功研制世界首台变马赫数风洞。以优秀党员王晶为代表的超声速燃烧团队,奋战在怀柔一线,突破了主动冷却超燃冲压发动机关键技术,实现了300秒超燃试验,成为国家某专项年度两项标志性成果之一。
力星一号试验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部党支部
不忘初心 匠心筑梦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党支部带领党员用“心”做党员,用“新”做科研,有效激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储能技术领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在研发性能更高、成本更低、环境友好的储能电池道路上不忘初心,匠心筑梦。
党支部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领会党中央和院党组关于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将研究部战略目标与国家科技创新重大需求结合,形成“突破大规模储能技术, 推进国家新能源发展”的研究部目标。同时培育“积累创新,超越自我,争先创优,勇创佳绩”研究部创新文化,把党支部建设成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学发展的战斗堡垒和先锋力量。
张华民是储能技术研究部的创始人,也一名老党员。早在日本留学时,张华民就主动在大使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身在国外、情系国家、心向党组织”。学成后,面对国内外相差20倍的待遇,他毅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有人问他:“从上千万日元的工资到现在一年四万元人民币,你是怎么想的?”他说:“我的人生在中国。”张华民带领团队从零开始进行液流电池储能研究,成功解决了液流电池关键材料制备及相关电堆设计技术难题,实现由实验室成果向示范性项目产业转化。2015年,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在张华民身体力行的引领和家国情怀的感召下,一批批青年人在支部入党,并逐渐成长为团队的骨干力量,积极投身到国家的能源事业中。
与此同时,党支部注重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开展以“学习《准则》《条例》,树立规矩制度意识”为主题的党风廉政主题教育,通过组织“科研诚信”的专题讲座、师生座谈会、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学习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形成了风清气正的研究室学风科研道德环境。
不忘初心,匠心筑梦。储能技术党支部坚信,只有拥有破釜沉舟、一往无前的信念,拥有真抓实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能最终实现目标,为国家的科技进步作出贡献。
储能技术研究部的党员们在能源楼前合影
上海微系统所超导实验室党支部
提升党建质量 服务科研成果
超导实验室党支部于2014年3月14日正式组建,党支部围绕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目标,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通过“教育学习是常态”“组织生活是抓手”“主题党日是特色”“服务科研是核心”“共建联建出实效”等“五位一体”的创新工作模式,以“勤学习、抓思想”“促团队、树榜样”“为科研、做支撑”“有困难、组织帮”为工作重心和抓手,有效推动了超导实验室科研出实效,为打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科研团队打下了基础。
党支部积极进行政策宣贯,加强理论学习,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及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展了系列组织生活会。为进一步统一思想、稳定团队,由党支部对中级职称及以上员工开展了“面对面”的调研工作,为实验室发展与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针对物探党小组长期奔波在艰苦野外,无法按期参加党支部活动等特点,他们临时建起野外试验场党小组,在野外召开“支部建在试验场”主题党日,及时解决野外飞行、液氦运输、住宿、用餐等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将“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全覆盖,并落到实处。为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合作,结合研究室海外人才多、核心骨干年轻化等特点,党支部创办了“果园论坛”,目前已成功举办120余期学术报告。
为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党支部采取资源网格化的方式积极推动支部共驻共建。对内与研究所机关党支部、研究室党支部共建,对外与上海市科技信息中心党支部、中科院计算所高通量党支部、中科院理化所空间功热转换技术重点实验室党支部等基层支部结对,围绕 “强党性、增活力、促产出”等联合建设目标,提出支部共建上做加法、结合结对支部优势做衍生等共建思路,争取打造品牌、特色活动。
近年来,通过党支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先后取得了多项院、市级荣誉称号。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风清气正的超导文化,离不开严谨务实的科研态度,离不开争创卓越的超导精神,更离不开每位“超导人”的无私贡献与辛勤付出。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超导实验室党支部集体照
近代物理所ADS党支部
围绕中心抓党建 迎难而上促发展
中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ADS支部委员会(下称ADS支部),由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未来先进核裂变能——ADS嬗变系统”(下称ADS先导专项)的科研人员组成。近代物理所在承担项目之初,即围绕三大系统设立了党支部,以党组织的独特优势保障项目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
ADS嬗变系统的任何一个子系统都是一个大科学工程,要将这三大系统研制出来并耦合到一起,国际上没有成功先例。针对ADS团队信心不够强的问题,支部结合系列专题学习教育,精心设计每期学习主题,邀请所领导或其他专家到支部讲党课,安排专题讨论和TED式演讲等方式,逐渐激发党员科技人员作为国家战略力量的使命感和荣誉感。2016年,北大毕业生彭天骥同学在受到李克强总理接见后,立刻赶赴兰州加入ADS团队。几年之中,多位科技人员和一批年轻人受到团队的吸引,将个人发展和国家的强大融为一体。
项目实施不久,ADS团队就遭到了欧美科技强国的技术封锁,项目推进到后期,国际上更无成果范例可借鉴,完全依靠独立自主探索和大胆创新。面对各种技术难题和挑战,ADS支部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从传承近代物理所特色文化和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入手,激励广大党员不畏挑战,迎难而上。
ADS支部不仅注重发挥教育党员的作用,还尝试将党建与业务相结合,通过设立主题党日,邀请其他业务突出的同志来讲课,探索将“三会一课”与业务探讨适当结合等手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通过党员同志的带头作用,ADS团队成长为一支作风优良,踏实可靠的队伍。他们建成了世界上在运行的功率最高的超导连续波直线加速器,原创性地提出了可承受几十兆瓦热的高功率散裂靶,建成了我国第一座铅基零功率反应堆等,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验收。同时,ADS团队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支持,承担了“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基于先导专项取得的关键技术突破,建设世界上第一台加速器驱动嬗变装置。他们将再次突破自己,踏上新的征程,为祖国更加绚丽的核事业作出自己的新贡献。
2015年12月17日中科院ADS先导专项质子直线加速器超导腔超净间组装
武汉植物园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海外支部
胸怀故土,雁行万里不掉队
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非中心)于2013年5月成立,依托武汉植物园管理,总部设在东非国家肯尼亚,致力于建设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国际科技合作开放平台。
因中—非中心建设工作需要,武汉植物园从2013年开始向非洲派遣常驻人员。武汉植物园党委及时成立中—非中心驻肯尼亚临时党支部,2017年6月正式成立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海外党支部,作为驻非党员共同开展学习教育的“主阵地”。
在武汉植物园党委领导下,海外支部举办“党建微讲堂”,建立“微支部”学习交流群,形成线上与线下学习互动互促。海外支部将“主题党日”活动常态化,创新“案例工作法”,驻外人员在每日工作结束后,固定抽出1到2小时查阅学习肯尼亚等非洲国家相关法律规章或时政评论,结合驻外工作出现的状况和问题,摘录编成案例并汇结成册,供集中学习。
严格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中—非中心基础设施还未建成,就在驻地设置“学习角”,创新“党员动态管理”模式,抓好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邀请来非调研指导的中科院院领导为驻外党员干部“讲一次党课、听一次汇报、提一条建议”,统一驻外党员的思想。通过海外支部活动,增强了驻外党员干部的归属感,激发了驻外党员干部创新争优的热情,促进了驻外科研成果的不断显现。
与此同时,海外支部充分利用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和驻外中资机构等党组织的大平台,积极与他们开展联学联建,不断加强驻外党员教育管理;将中—非中心的目标使命和党建工作有机结合,以“金合欢树下的组织生活”的形式与中国在非企业开展对接,以党建工作促进科技服务工作;组织建立“驻外党员支援服务队”,开展一系列公益活动,得到了当地群众、政府机构和中国驻外机构的肯定,有力提升了中科院驻外科研人员形象。
“青山高而望远,白云深而路遥。”下一步,中—非中心海外党支部将紧抓基层党建“大政绩”,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上发力,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上加力,在党建促进科技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上聚力,以更加高的标准、更加实的态度,奋力谱写新时代驻外科研机构党建工作新篇章。
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在坦桑尼亚进行环境监测与水样采集
微生物所施一同志
在传染病疫情的无声沙场上战斗
施一同志作为中科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第一党支部书记,他能够明确作为党员、党支部书记和科研工作者的多重角色定位和责任担当。作为一名党员,他时刻保持先进性,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党支部认真学习讨论,严肃党规党纪,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信念引领科研,党建促进创新”这一理念,切实做到了科研与党建工作相融合,聚焦中心任务,聚力科技创新的“双融双聚”精神。
自师从高福院士攻读博士学位,他便踏上了新发突发病毒性传染病的科研探索之路。他一直与新发突发传染病做斗争,主要利用结构生物学技术、细胞生物学技术等技术,研究靶向病原微生物如何跨种感染宿主细胞的科学问题,目前已经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70余篇。
施一揭示了H5N1和H7N9等禽流感病毒跨种传播的分子机制,并系统地归纳总结了流感病毒跨种间传播的结构基础和传播规律,为流感病毒的防控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该成果与其他相关重要成果一起入选2013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他同时揭示了埃博拉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发现抗病毒抑制剂设计的全新靶点,首次从分子水平证实了第五种病毒膜融合激发机制的存在,这是病毒学领域的一大突破。该成果入选2016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之一和中国科学院2016年度十二项重大科技成果“亮点”之一。他也在寨卡病毒结构生物学领域取得了系列进展,受国际著名杂志邀请撰写综述文章。
他参与编写《免疫学前沿进展》和《疫苗学》,并译校《病毒学原理》(第三版),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 项,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 项、国家“973”项目2项、国家重大传染病专项2项。
除了在科研工作上开拓创新外,他注重学术交流,担任中国免疫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等职务。2015年他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目前担任院青促会副秘书长,推动青年科学家的合作交流。
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程睿同志
女科学家智慧顶“半边天”
程睿同志199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目前担任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第二党支部书记、科研管理部部长,同时担任遥感三十号卫星副总指挥、碳卫星型号办主任。
作为第二党支部书记,程睿主动组织党员同志召开组织生活会、学习十九大报告、交流讨论等,并开创了学习园地、组织多种交流活动,促进党员能够结合工作保持先进性。
作为遥感三十号卫星的副总指挥,同时也是发射场试验队临时党支部的支部书记,程睿在基地期间带领试验队员继承“党建跟着队伍走,支部建在发射场”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遥感三十号卫星发射试验队第二组进入基地首日恰逢十九大召开,在她的精心组织下,创新五号卫星临时党支部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并集中观看十九大报告,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
程睿在临时党支部中提出了“三个一”要求:“一心一意深入学习十九大讲话精神、一鼓作气保证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一如既往完成希望小学支援工程”,并组织党员签署了承诺书。
作为碳卫星型号办主任,程睿在整个任务中发挥了“发动机”和“润滑油”的重要作用,研制工作的策划、计划,内外接口的组织协调,人员设备的保障等等,都由她带领型号办驱动运行。碳卫星是首个“863”计划与航天工程管理紧密结合的体例,需要将两者不同的管理模式融合。
程睿首次有机地将“863”专家组负责制与航天工程任务的两总负责制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专家团队的融合指导监督,被誉为“863”计划与航天工程的“完美联姻”。
由于工作性质,加班、出差、打电话这“老三样”是她日常最基本的配置,对于一个女同志,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接手碳卫星研制任务时,女儿仅一岁半,有一次,学说话的女儿拿起电话放在耳朵边,说道:喂,尹总!她以为电话就是“尹总”。她的这种工作热情也感染着团队中的每一个人,经过锻炼,这个平均年龄只有31岁的团队培养出了十几名“两总”和主任设计师。
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崔喆同志
电子会议系统的“幕后英雄”
崔喆同志200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办公自动化事业部副经理,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崔喆长期从事可信计算、软件可靠性和机器学习等方向的研究与开发,多次主持重大项目,其研究成果电子会议系统属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电子会议系统应用于党的十五大至十九大、九届至十三届全国两会大会选举服务,为我国党和国家领导集体连续五届换届选举的顺利举行作出了贡献,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赞扬。
2016年,崔喆同志作为十九大和2018年全国两会选举系统更新改造项目的技术负责人,组织团队在短期内攻坚克难,2017年3月系统顺利通过相关部门的安全检测,并通过评审验收,2017年5月和6月在四川省和北京市的党代会成功试用。2017年8月,系统正式进入人民大会堂,并顺利完成了电子选举服务保障工作。
党的十九大结束后,中共中央办公厅给中科院发来感谢信,信中提到:“科研技术人员埋头苦干、日夜奋战、无私奉献、统筹兼顾,充分展现了科技国家队一流的科研实力、工作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崔喆注重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他团结带领所在团队积极推进电子会议系统的产业化。近几年系统覆盖了28个省、市、自治区和上百个地市级城市、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各类国际会议。
在十九大和十三届全国两会服务期间,他作为各项工作的“总调度师”,除了把各项工作安排得妥妥当当外,还把最重要、最艰苦、最需要耐心的工作留给自己,对他来说能在凌晨两点前睡觉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在项目每一个关键节点,常常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团队成员无法按时吃饭和休息,他总是安排大家分批次进行,而自己却常常坚守岗位,牺牲了吃饭和休息的时间。细心的同事发现后,主动提出要留下来坚守岗位,而他总是会用坚定又和蔼的口气说:“年轻的同志身体消耗快,我不打紧,你们先去”,但往往等到最后一批同事回到岗位时,发现他还在项目现场,并与大家一起继续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
云南天文台陈雪飞同志
夜空中最亮的“星”
陈雪飞同志199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国科学院天体结构和演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天文学会恒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女天文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小国台学术委员会委员。
陈雪飞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重大专题教育中,将学习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努力做到学思践悟。她积极践行“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号召,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陈雪飞长期从事双星物理、特殊恒星形成和演化等研究工作。她建立了一套双星演化的基本关系和判据和蓝离散星的双星形成模型,提出了Ia型超新星形成的潮汐增强星风模型等,和团队成员共同完成恒星绝热物质损失模型。她先后主持国家、中科院、云南省等10余项科研课题,在国际天文核心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8 篇,第一作者11篇。她201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2014年获第11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中科院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2017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和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
“不浮于现象,追求现象背后的本质,解决或大或小的科学问题”,“基础科学研究需要积累和沉淀,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机遇就会不期而至”。在科学研究上,她严格要求自己和年轻科研人员。她以深厚的科研造诣、“科学报国,创新为民”的高尚情怀,激励了一批青年科技人员克服困难,勇攀科学高峰。2016年,她带领一批青年科研人员入选云南省创新团队。
云南省偏远山区少数民族聚集区经济欠发达,文化相对落后,陈雪飞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加天文科普工作。她翻译、撰写多篇科普文章,向公众宣传恒星、双星演化的相关知识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她主动参与各项社会活动,担任昆明市青年联合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第四届青联委员,2018年被授予云南省三八红旗手。在繁重的科研工作之余,她努力构建和谐家庭,2010年被授予“和谐家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熊宇杰同志
在纳米世界尽情翱翔
2011年,熊宇杰响应党和祖国的号召,辞去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国家纳米技术基础设施组织首席研究员的职位,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近年来在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他是2017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7年被评为校“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首届“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美国华人化学与化学生物学教授协会杰出教授奖、日本化学会杰出讲座奖等荣誉。
熊宇杰2014年至2017年担任化学系党总支纪检委员,积极发挥表率作用,认真参加支部组织生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党性修养。
他回国工作后,围绕国家能源与环境的重大战略需求,组建了“无机固体催化材料”研究团队,带领研究团队实现了原子精度上的材料表界面结构控制。他积极与其他学科教授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发展了“精准制备—先进表征—理论模拟”三位一体研究模式。熊宇杰连续四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化学)榜单。2011年以来,他发表了80余篇通讯作者论文,包括29篇顶级化学与材料国际期刊论文。他依托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了能源化学学位点;参与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实施建设,组建了纳米催化与能量转化研究部。
作为青年教师,他始终以“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的理念来增强自身的自律性,以高标准严要求鞭策自己,将良好作风传递给学生。在过去七年中,熊宇杰承担和开设了本科生《无机化学》基础课程和研究生《材料与器件的微纳制造》课程,得到学生一致好评,并且培养了3名博士后、15名博士、4名硕士和3名访问学者,于2014年至2016连续三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和2016年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本报见习记者高雅丽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8-06-29 第6版 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