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40年,中国是否已经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通向新经济?与此同时,中国正在通过推进开放与全球化,用自己的创新惠及更多的国家。中国仍然需要拥抱全球创新,会与之前的40年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在今日举行的第一财经技术与创新大会上,来自不同行业的大佬们,在“中国之路与全球创新”圆桌讨论中,就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汇丰中国工商金融华中大区董事总经理吴威明显感受到新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新经济的客户占比越来越大,在一些地区,新经济企业的收入已经达到了70%左右。
这种变化在投资界也非常显著。“十几年前做风险投资,互联网刚起来的那波,中国大多是拷贝美国,现在很多领域,包括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移动应用、新零售等方面,已经超越美国。”光速中国基金创始合伙人宓群谈及自己的切身感受。
具体到自己所处的风险投资行业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去年美国所有的风险投资、融资的金额加起来,和中国风险投资、融资的金额加起来,两个是一样的。中国成立一个医药的创业公司,估值比美国贵2、3倍,整个的发展是非常大的变化。”
曾在美国生活多年,聚焦前沿技术投资的线性资本创始合伙人王淮认为,2012年左右中国企业更多考虑如何把商业模式跑通,如何把钱赚到,但是在过去两三年内,原创的创新开始被提上议程。
随着改革开放和产业升级,一步一步从实体到虚拟,然后虚实结合,从过去中国提供原材料和生产力,到后来我们提供自己的Know How和Know What。在整个价值体系里面,不会在金字塔的底层,而是往上层走。“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从相对边缘的位置逐渐走向核心地位。”
中国在发展新经济的过程当中,又究竟临哪些壁垒或者困难,又该如何突破?
来自金融业的吴威认为,新经济往往伴随着新的业务模式、新的产品,这些特点就会使得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包括跨境金融服务需求会比较旺盛,对于金融服务的模式也会提出一些新的要求。“从银行的角度来讲,我们希望有定制化的金融服务能够满足新经济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所有的不同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