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在新时代展现高质量发展新作为,是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确定的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工作的总目标总定位。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全国最发达地区之一,江苏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结构和动力持续优化,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但产业层次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中低端、工业投资增长乏力、资金“脱实向虚”、农业现代化相对滞后等问题依然突出。要化解这些问题,必须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围绕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创新引领、自主发展上下功夫,全力推进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江苏速度向江苏质量转变、江苏产品向江苏品牌转变。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科技创新这一战略支撑。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所在。江苏科教资源丰富,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但依然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不突出、在全国全球影响力强的领军企业不多等问题。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历史眼光、全球视野深刻把握科技创新的趋势和规律,系统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要更加注重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着力打造江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更加注重应用研究、集成创新,着力提高江苏产业经济的竞争力,更加注重技术交叉融合,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打造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创新高地,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培育新动能。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位增长,但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依然缓慢,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超过60%,新的增长动能仍未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劳动力、土地、能源等成本抬升,低成本优势减弱,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经济增长必须转向更多依靠消费、服务业和国内需求,更多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改进,更多依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成长。要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紧扣我省主导产业,大力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工程,推动江苏产业向中高端发展。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一步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传统产业创新发展,使新动能成为江苏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制造业是江苏经济的命脉。江苏靠制造业起家,制造业是江苏的优势和长项,但一定程度上也是短板,短就短在制造业层次和水平还处于中低端、核心关键技术突破还不够。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要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推动作用,引导企业更有信心、有耐心、有定力地开展自主创新。要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切实帮助企业减负。江苏企业家要积极适应时代的“千变万化”,主动经受创新的“千锤万炼”,在发展的前沿展现“千姿万态”,在新的征程上奔腾“千军万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