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二手车市场从2015年起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每年同比增幅达到15-20%,到2017年,二手车交易量突破1200万辆,根据汽车流通协会预测,这个数据在2018年很可能接近1500万辆。
正当二手车的市场交易愈演愈烈,众多二手车交易平台纷纷涌现,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行业中的各种乱象也逐渐浮出水面。
二手车电商平台最大的亮点莫过于没有中间商赚取差价,虽然说收取3%的服务费用,但如之前所言,这些收入实际上不能支撑平台运营。据了解,平台每成交一单,需要5-7人提供服务,其中包括检测、售后以及业务员等等,这就导致平台运营成本大幅提升,而所收取的服务费用并不能覆盖成本。所以除了这些必须缴纳的服务费用之外,平台为了增加营收,各种捆绑消费层出不穷。
根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市民在某二手车直卖网购买了一辆福特蒙迪欧,除去必须交的服务费用之外,竟然还包括强制性贷款、保险以及手续费用等多种附加金融业务费用。据悉,平台承诺的服务费只不过是冰山一角,金融业务才是平台的主要收费来源。
除去捆绑消费之外,让用户深恶痛绝的还有平台上车源和车况。为了能够迅速吸引用户,平台在宣传过程当中夸大其词,以致于一直以来人们对平台上的车源实际数量都存在疑问,网上质疑平台实际车辆的新闻屡见不鲜。
二手车电商平台的专业检测员的主要工作理应是为了确保排除事故车,让用户买的放心。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为了提升成交量,平台所谓的检测只不过是表面形式,走一下过场,将水泡车、事故车等故障车卖给用户现象屡有发生,且更改行驶里程已经成为行业中的潜规则,给消费者带来严重错误的诱导。有媒体梳理国内法院2016年以来二手车电商消费维权案件,发现其中占比最高的起诉原因就是对实际车况有所隐瞒。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做大成交额,平台甚至于会在成交数量上造假,因为只有交易规模提升上去,才能达到吸引投资人的目的,导致刷单、拆单现象严重。
汽车质量难以保证,用户维权同样不容易。由于二手车涉及到检测、评估、过户等多个流程,对售后要求非常高,用户在购买汽车之后的维权过程异常艰难,大多数购买二手车遭遇质量问题的车主,都会遇到二手车电商平台与原车主之间相互推诿责任,平台的售后更像摆设,最终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望而却步。
二手车电商之所以乱象频发,其根源在于作为新兴行业,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有权威的质量认证体系。
因此,为了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以及安全保障权等合法权益,需要引导行业的正确走向,杜绝企业广告打擦边球、打击信息数据造假等行为,更需要监管部门及时制定明确的监管制度和行业标准,建立完善的二手车线上交易的法律法规,对行业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从而保证市场能够实现公平、公正的交易体系。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最不能做的就是挑战道德底线以次充好。因此,不仅需要对平台内现有车辆的保养、历史维修、里程等状况进行彻底清查,从源头解决车辆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同时建立严格的车况信息登记制度,确保与汽车相关的历史信息做到绝对不被修改,也要加强对二手车质量的把控,向消费者及时公开相关信息,给消费者创造出一个健康透明的二手车线上交易环境。
目前二手车线上交易仍然尚未成熟,二手车电商们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整个二手车电商行业的盈利模式至今为止还不清晰,口碑却已经大幅下滑。如果平台做不到让消费者们彻底放心,那么即使有发展前景,还是逃不过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