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正国级常委去世后的事今天(1月14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正在进行2018年首次跨区远海训练。今天对中国海军和辽宁舰来说,还是另一个特殊的日子。7年前的今天,2011年1月14日,&ldqu
原标题:正国级常委去世后的事
今天(1月14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正在进行2018年首次跨区远海训练。
今天对中国海军和辽宁舰来说,还是另一个特殊的日子。7年前的今天,2011年1月14日,“中国航母之父”,曾任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与世长辞。
他曾说,“如果中国没有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中国海军必须建造航母。”
“政事儿”(微信ID:xjbzse)注意到,在刘华清的推动下,中国的“航母梦”,最早始于1970年。
1970年,时任海军副参谋长的刘华清,组织了航空母舰的专题论证,但之后不久论证被搁浅;1975年6月,他又用近一个星期的时间,抱病写出《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呈报中央军委副主席邓小平。
汇报中,他陈言“尽早着手研制航空母舰!”
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军事交流合作随即启动。1980年,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刘华清,带队新中国第一个军事技术代表团,赴美进行了历时11天的考察。
考察的最后一天,代表团连续参观了美军的3艘军舰——“福克斯”号导弹巡洋舰、“塔拉瓦”号两栖攻击舰和“小鹰”号航空母舰。
此后,他还随同时任中央军委秘书长耿飚,参观了“突击者”号航母。
“政事儿”注意到,刘华清曾在回忆录中提及此次考察:“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科技人员首次踏上航空母舰。上舰后,其规模气势和现代作战能力,给我留下了极深印象。”
当时中国军方代表团访美,主要目的是看能否从美国争取到军事装备技术合作。参加考察的工程师尤子平回忆,“航母留下的印象固然十分深刻,对其技术含量和发展难度有了初步认识,但因未列入代表团此行的目的,我们看看就罢了。差距太大,虽然眼馋这个,但不现实。”
但刘华清始终未忘记建造航母的想法。
1982年“十二大”闭幕后,刘华清成为人民海军创建以来的第三任海军司令员。
1986年初,在听取海军装备技术部汇报海军装备发展15年设想时,他说:现在国力不行,要等一段时间,“但航母总是要造的,到2000年航母总要考虑。发展航母,可以先不提上型号,而先搞预研。”
由此,中国航母的研制,有了时间表。
当年年中,航母的论证工作正式启动,1986年8月初,刘华清表态:“航母的战役战术、作战需求论证很重要。而且航母造什么样的,怎样造法,也是海军全面建设的事。是直升机航母、护航航母,分步走,还是直接造护航航母,要好好论证一下。”
1987年1月,第三次海军装备技术工作会议召开。在会上,刘华清又提到,“现在,各国都在注意发展航空母舰……美国、苏联都在大搞,其他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英国这些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在搞,日本因为是战败国,宪法不允许搞,但搞起来也容易。”
“我们搞难处多一些,财力、技术都有一定困难,但从长远考虑,还是需要的。十年内不搞、十年之后再搞,也还会有困难。因此我要求早论证,早点把这个问题研究透。”他说。
1989年1月,国防科工委将“我国航母及舰载机发展可行性研究”课题,正式列入“重大软科学研究计划”,代号“891”。
上世纪90年代,在已是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的推动下,中国的航母计划进入了具有实质意义的预研阶段。
1998年和2000年,中国又分别购买了俄罗斯退役的“明斯克”号和“基辅”号航母,在对其进行分析及修整后,改建成海上公园。
2002年3月4日,经过600多个昼夜,原属乌克兰的“瓦良格”号航母抵达航行的终点大连。而这,也是“辽宁”号的前身。
辽宁舰资料图
“航母上马,‘走’也放心了。”2005年春节前夕,已89岁高龄的刘华清欣闻航母立项,连道三声,“好哇,好哇,好哇!”
此后,在“瓦良格”号的基础上,历经多年改装,中国航母逐渐成型。2010年岁末,即将试航的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首任舰长,获得中央军委正式任命。
几天后,2011年1月14日,刘华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一年多后,2012年9月25日,国防部宣布: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正式服役。
5年之后,去年4月26日,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举行了下水仪式。
“政事儿”(微信ID:xjbzse)撰稿/新京报记者许腾飞校对陆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