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弘VS诺华:国内眼科用药市场竞争格局

admin 2016-08-05 00:33:14 导读

导读 : 湿性黄斑变性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疾...

湿性黄斑变性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疾病。黄斑是每个人都有的正常眼底结构,是眼底视网膜最重要的部位,一旦黄斑损伤,人的视力就会严重下降,直至最后出现不可逆的视力丧失。随着年龄的增加,黄斑在没有其它可知的因素影响下出现病变,就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如果出现了出血、渗出、水肿、纤维组织增生等病变,就属于湿性黄斑变性。不得不提的是,黄斑变性还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中国近亿人的糖尿病患者都可能面临湿性黄斑变性疾病的风险。

2006年之前,雷珠单抗未上市时,全球范围内都没有药物专门用于治眼底黄斑变性疾病(wAMD)。

雷珠单抗被认为是一款划时代的生物制剂,有效成分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VEGF),脱胎于知名的肿瘤药物贝伐珠单抗,经玻璃体腔内注射给药,每月一次给药可获得最佳视力改善。

雷珠单抗由罗氏(Roche)旗下基因泰克(Genentech)和诺华合作开发,是诺华的一个重要产品。2006年,雷珠单抗上市,罗氏拥有该药品在美国的商业化权利,诺华则拥有该药在美国以外国家和地区的独家权利。

2005年,已成立10年的康弘药业集团,开始谋求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版图,以3000万人民币注册成立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担集团生物医药的研发。

雷珠单抗上市时,康弘集团正启动同适应症的康柏西普的研发之旅,并入选“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科技重大成果名单,研发和注册审批都进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绿色通道,可以说得到了国家级的支持。

康柏西普研发五年后。2011年,雷珠单抗获批在中国上市,定价即为9800元/支,无专药可用的中国患者有了希望。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雷珠单抗中国区销售7000多支,销售额0.48亿元,2013年迅速飙至30000多支,销售额增至1.94亿。

在诺华独占中国市场时,雷珠单抗在海外则遇到了强劲的对手。拜耳与再生元研发的阿柏西普(Eylea)在经历了种种挫折后,终于在2011年上市。阿柏西普和雷珠单抗、康柏西普的作用机理基本一致,适应症基本一致。

2011年,阿柏西普上市。全球销售则一路上扬,2012年增幅达3308%,2015年全球销量超过雷珠单抗,增速高达57.1%。

在全球市场,从2011年开始,雷珠单抗的销售增长速度下跌,2012年的增速没有止步于半腰,从2011年的19.5%下跌至8.6%,而2015年增速更是出现负增长,跌至-13.6%。阿柏西普价格略低,给药频率低,治疗成本只有雷珠单抗的一半而效果略好,因此上市后销售额迅速超过雷珠单抗。

双雄竞争

自在中国上市以来,雷珠单抗一直是一枝独秀,其价格也始终维持在9800元/支,直到今年7月。

2014年4月,康柏西普正式在国内上市。是时,雷珠单抗中国区专利还有4年到期。

康柏西普上市的定价6800元/支,比雷珠单抗的定价低3000元/支。康弘的人士称,康柏西普每个疗程需要使用的数量,比雷珠单抗的单个疗程要少,二者的总成本因而相差更大。

康柏西普刚上市场时,因为是直接面对的跨国巨头诺华,他们的很多眼科产品,含诺华麾下的爱尔康眼科公司,已经在中国市场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他们的人才、渠道、专家都已经比较成熟,这让康弘药业感到有压力。

面对巨头诺华,康弘感到压力,而诺华自己也感到了压力。

据接近诺华内部人士透露,当康柏西普上市时,诺华确实感到极大压力,但同时,诺华方面也很欢迎,因为中国的市场并未培育成熟,很多医生与患者首先对黄斑变性这一疾病不是很了解,并且注射药物需要专业培养。即使是今天,全国范围内,能操作眼底药物注射给药的医生不过1500人。

对此,康弘药业方面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市场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数据显示,2015年市场容量较2014年翻倍,从2014年的6万支迅速增长到了2015年的12万支,而市场空间依旧远远不止于此。

患者的需求不断增长可以扩大市场的容量,但作为医疗核心主体的医生群体却难以出现快速的增长。同时,作为治疗眼底病黄斑变性的药物,具有绝对的排他性,不存在联合用药的可能性,也不存在一药多用、多科室使用的可能性。这也就意味着,双方的竞争围绕着全国不到1500人的医生群体展开,并且竞争场域也只能是眼底黄斑变性这一适应症。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2016年公务员考试8月2日国内、国外时政热点汇总
下一篇:进口奶热销背后:国内“低温鲜乳”市场发力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