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7日讯(记者 许诺)日前,由黑龙江省文化厅主办,牡丹江东宁市政府、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承办的“黑龙江省东宁旧石器考古调查论证会”召开。来自中俄两国的20位旧石器专家对牡丹江东宁市旧石器标本进行现场观摩,并围绕主题发言。
来自全国知名专家学者现场讨论。东北网记者 许诺 摄
经对部分旧石器遗址现场考察后,得出论证结果:部分石制品属于两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物,也就是说东宁市两万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这一论证也将东宁的历史由原来距今五千年的团结文化向前推至距今两万年前或更早,大幅地延长了本地的历史根基,增厚了文化底蕴,填补了区域性的文化空白。
据了解,由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东宁市文物管理所共同组成的考古调查队于2017年至2018年间在东宁市境内的大绥芬河、小绥芬河和老黑山河两岸发现了一批新的旧石器地点,采集了900多件石制品。这些石制品具有明显的石片、石叶和细石叶工艺的特征。
俄方专家现场观摩采集标本。东北网记者 许诺 摄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石核、石片、石叶、细石叶、刮削器、尖刃器和砍砸器等发现,说明该区域的石器技术与华北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说,这些发现为研究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在该地区的文化技术发展和生存适应活动,以及整个东北亚人群的迁徙、交流提供了基础材料,为将来开展系统性的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黑龙江省文化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调研员吴疆告诉记者,下一步还将开展调查,对采集标本进行系统研究,并选定遗物遗迹丰富、有地层和代表性的遗址,开展深入的发掘工作。
据了解,绥芬河全长443公里,其中258公里在中国境内,185公里在俄罗斯境内。自2017年开始,由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东宁市文物管理所等四家单位组成的考古调查队,对绥芬河流域东宁地区进行了旧石器考古调查,发现遗址22处,旧石器时代遗物900多件,石器种类包括石核、石片、石叶、细石叶和工具等,其中工具包括刮削器、尖刃器、砍砸器、雕刻器等多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