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带量采购”政策也许在多数患者脑中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但对于整个医疗行业,特别是医药企业来说,可谓看到了“暴风骤雨”的前兆。
6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的信息显示,医用耗材也将迎来国 家 级“团购”。会议指出,在深化医改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中,包括了推进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推进高值医用耗材改革、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重点工作。
“推进高值医用耗材改革”这一条,特别受到关注,因为高价的耗材也是患者经济负担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等医用耗材,目前大多使用进口产品,价格基本都在数万元。
11个城市的试验仅仅是个开始,“4+7”以量换价的改革思路,将会在更多城市、更大范围推广,新政对中国医改、中国医药市场带来的“地震级”改变,可能才刚刚露出端倪。
“质优价廉”才有可持续性
“有一个高血压药,以前200多元一盒,现在只要2元多,部分患者觉得,太便宜了不敢吃,要求医生开贵的药。我作为医生心里也打鼓——现在药品生产成本都是透明的,成本摆在那里,药这么便宜,这个降价是不是可持续的?有没有牺牲质量?”上海一位临床医生,在“4+7带量采购”新政100天时跟记 者谈起他的疑惑。
“差药赶走好药”,是社会对政府集中采购药品新政最 大的担忧,而“4+7带量采购”在设计之初主要考虑的,也是避免“副作用”的出现。比如说,新政在完成量上虽有采购需达上年采购量的60%要求,但允许与未中标的同种药1:1比例采购,可以满足因各种原因无法使用带量采购产品的临床需求,这就给医院在推进中留下了灵活调整的空间。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副院长朱惠莉认为,第 一批25个中标药品,体现了“质优价廉”的要求,因此就算没有“一刀切”,目前推进还是比较顺利的。“中标药中仿制药基本都来自规模较大的企业,并且药品均通过一次性评价,企业本身信誉比较好,医生和患者比较信任。还有两个进口原研药中标,患者非常欢迎。”
事实上,“4+7带量采购”新政主要参考了上海已经实行三年的集中采购政策,从中获得了不少经验。从2014年底开始,上海市已经开展了3批带量采购。从上海以往采购标准是:在保障质量和供应的前提下,价低者获胜,而不是只看价格。朱惠莉副院长长期主管医院药事工作,她认为,上海前三年的集中采购运行比较科学合理,为现在的国 家 级集中采购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4+7带量采购”在上海集中采购基础上又做了升级。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处长龚波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介绍,“以往的药品招标采购只是跟药品企业确定一个中标价,并不能保证药品在本地医院的采购数量,此次4+7带量采购则保障了11个城市60%的市场,通过企业间市场化竞价,能充分起到以量换价的作用”。
今年,上海药监部门按国家药监部门要求,已建立了更为严格的中选药品质量监管机制,将“4+7”中选品种全部列入2019年度抽检计划,做到全品种、全覆盖抽检。
上海一家专科三甲医院相关管理人员认为,“质优价廉”这一点必须要继续强调。“合理的降价是需要的,但是不能一味的恶意降价。”
业内资深人士表示,新政也要保护外企参与的积极性,让患者使用到价格便宜的好药是最终的目标,因此要给中标的原研药生存的空间。
医改有望真正被撬动
按照2017年的数据,全国公立医院药品销售总量为8120亿元。“4+7带量采购”试点的11个城市,总采购金额约为20亿元,仅占整个公立医院药品销售总额的0.2%。预计今年下半年,第二批带量采购将启动,尽管目前还没有具体信息公布,但业内人士都相信,第二批带量采购政策覆盖的城市和药品种类,都一定会扩大。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目前,未进入首批采购目录的药品,很多已经主动降价,降价药品不光是国产仿制药,一些外企原研药也已经大幅度主动降价。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还有福建省。“4+7带量采购”11座城市中福建省只有厦门市,但福建省从今年6月1日起,全省跟进带量采购。
福建省医保局药械采购监管处负责人张劲妮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福建之所以选择全省联动,一方面是因为‘4+7’成效明显,全省联动可以让更多患者受益;另一方面,福建长期以来坚持‘三医联动’改革,为全省联动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福建省在医改上有超前的尝试,此前的改革成果颇为显著。著名的“三明医改”就来自福建。2011年,三明市城镇职工医保年亏损额达2.08亿元,为了摆脱困局,三明市让医保走上集采前台,与药企直接谈判,将压下来的巨额药价空间反哺公立医院。改革六年后,三明市医保基金从亏损转为结余20余亿元。
从种种信息可以看出,“4+7带量采购”为的是降药价,但绝不仅仅是为了压低药价,政府想要做的是将带量采购作为医改的支点,一举解决几个困扰中国医疗生态的大问题——比如国产仿制药品质难提高、国内药企小而散、国产药品低端重复、医药回扣、商业贿赂、不正当竞争、医生劳动价值得不到体现等等。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王贺胜在6月10日的吹风会上谈到今年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工作时说:“……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为突破口,来加大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的改革力度,挤掉虚高的价格水分,腾出的空间及时用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建立有利于医疗服务理顺比价关系,优化医院收入结构的医疗服务价格的动态调整机制。”从他的发言中可以看出,药品和医用耗材的带量采购,是国家医改的关键“支点”。因此,接下去带量采购的力度只会大不会小。
“4+7带量采购”仅仅是个开始,带量采购形成的改革思路和改革措施,接下来将在深层次上重塑整个医疗产业链。
(声明:本文由“广州市财媒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原创发布,内容仅代表广告宣传,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