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12月26日电“得噜噜噜,都回来喽..。。”一声声悠扬的呼唤声在山谷中响起,只见一群半大猪崽子撒着欢快的步子,从山坡上奔了下来,哼哼唧唧的围绕在王国成的身边;竹园里的一群老母鸡和水库边的两只大白鹅晃悠着脚步,来到了茅屋前的空地上,牛圈里的老黄牛也伸出了头望着老王,这一刻,这个消瘦矮小的身影显得格外的挺拔。
正是这个身材单薄衣着破旧的汉子承担起了一个家庭的重任,两年的时间从一个一无所有的贫困户发展到现在拥有这么大养殖规模的“致富带头人”!
这么大的转变是怎么来的呢?王国成有说不完的心里话“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工作队的真心帮扶,俺咋能有今天?”
两年前的王国成,一家三口人挤在三间土房子里,妻子和女儿都有智力障碍,都在要吃药,一边要维持家里的生计,生活的重担压的他抬不起头。
2016年通过民主评议,王国成一家被评为贫困户。西峡县法院驻瓦房店村工作队通过走访、座谈了解到王国成以前有养殖经验,帮扶责任人县法院赵院长亲自帮忙制定老王的脱贫计划。帮扶工作队通过对市场调研,发现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于肉类有了更高的要求,生态肉类供不应求,生态养殖业大有可为!在帮扶人员的鼓励下,老王发展养殖业,来增加收入,摆脱脱贫。
脱贫计划制定出来以后,老王担心没有启动资金,西峡县法院赵院长亲自给他送来5000元现金,用于启动资金,又通过联系扶贫金融部门,帮助老王办理了金融5+贷款,老王买了2头种牛,5头小猪崽,开始了他的生态养殖事业。
所谓的生态养殖,就是所有的家畜都不喂任何添加饲料,猪、牛、鸡鸭都是散养,平时都在山坡里觅食,只有每天定点喂食两次。平时喂食全靠粮食和秸秆,为此,老王在附近承包了10来亩荒地,全部种上粮食,每年的粮食秸秆,全部粉碎都打成饲料,用来喂猪喂牛,完全实现自给自足,既省下了饲料钱,猪牛的粪便又能用到地里,肥了地,又没有污染,一举多得。
老王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通过出售小牛犊子收入1.2万元,年底就脱了贫,通过享受国家的危房改造政策,住进了三间新房子,家里买了电视机、衣柜,一家人过得有滋有味。
由于王国成的猪和牛都是散养,没吃任何饲料,纯天然无污染,受到了客户的欢迎,柴鸡蛋共不应求,这不还没到年底,4头200斤左右大肥猪已经被人预定了,老王自个打算着过年留一头自个杀了吃。
“俺现在还养有3头牛,20多头猪,家里粮仓都堆满了。上半年卖了两头牛,几头猪,收入3万块左右,现在俺家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俺不需要政府的帮助!”当随行的帮扶人问起来有什么需要帮助时,老王的拍着胸脯自豪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