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军:文旅融合必将演绎出全新产业发展格局

admin 2018-05-14 21:18:16 导读

导读 : 根据《2018中国文旅产业投资发展趋势的报告》,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在106个重点旅游投资大项目中,旅游行业企业的投资商仅有27个,占比26.7%,其余的都是非旅游行...

  原标题:姚军:文旅融合必将演绎出全新产业发展格局

  5月11日,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掌门人、华侨城集团总经理姚军在“第三届中国文旅产业巅峰大会暨产业资源链接博览会”上作了《文旅新时代下的产业融合发展机遇与展望》的主题演讲。姚军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是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的日益增长的需要。在这样一个新时代下,文化和旅游的融合,诗与远方的组合,实在是恰逢其时。未来中国文旅产业进一步融合必将演绎出全新的产业发展格局。

姚军:文旅融合必将演绎出全新产业发展格局

  姚军认为,文化和旅游部4月8日正式挂牌,标志着一个全新的时代揭开了序幕,文旅融合也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发展新高度。随着技术改革的深入推进,旅游将进一步承担起了文化传承、传播、交流的平台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文旅融合成为建设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产业更有力量地传播弘扬和走出去的重要捷径和载体。因此,旅游被赋于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姚军如是说道。

  姚军认为,中国旅游产业投资主体呈现出竞争新格局。2017年,我国旅游直接投资超过1.5万亿元,同比增长16%。目前,全国各地已组建了100多个大型文旅集团,各类文旅基金也超过100余家,规模上百亿的已经超过十几家。可以预测,未来三年各类国家级的文旅产业基金将如雨后春笋般的诞生,不断的为产业注入发展新动力。

  根据《2018中国文旅产业投资发展趋势的报告》,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在106个重点旅游投资大项目中,旅游行业企业的投资商仅有27个,占比26.7%,其余的都是非旅游行业企业的投资,大概占73.3%。

  “实际上,在投资端已形成了跨界、跨行的新格局。大型非旅游行业企业通过投资并购加入进军文旅产业,推动产业格局的大整合,大调整。”姚军如是表示。

  姚军指出,消费升级倒逼供给供给侧创新产品的新形态。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已成为常态化生活消费的重要选项。

  数据显示,1987年至2017年我国人均出游次数,从当年的0.2次增长到了人均3.7次,增加了18.5倍;国内游客数量从1987年的2亿人次,扩大到了2017年50亿人次,增加了25倍。

  姚军认为,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游客多元化与个性化需求的转变,人们出行的目的不再是简单的观光游览、走马观花了,还延伸出了家庭亲子度假、医疗、体育、休闲等个性化需求。以陪伴互联网成长起来的90后、00后年轻族群为例,90后、00后不论是对实务消费,或是文化娱乐的消遣、追求精致以及个性化的内容成为趋势,品质需求和个性化需求是进一步发展文旅产业面对的重大新课题。

  在文旅产业融合的有效路径方面,姚军表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升级和结构转型有着重大的意义,作为一项综合性,带动性极强的产业,文化旅游明显呈现出多领域、多产业,多区域融合发展的势头。

  首先,资源融合,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资源,旅游是文化最大的市场。我们过去总说,旅游是离不开文化的,文化是旅游的核心、灵魂,旅游是文化最好的载体和表现方式、表现手段。两大产业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文化有利于旅游的特色化、品质化、效益化的发展,而旅游又有利于文化的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的提高。我国地域广阔、人文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多种公共资源等等,它们都可以与旅游资源进行融合,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

  其次,技术融合。技术融合和产业融合是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快速改变着游客的消费行为,也对文旅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管控模式带来重要的改变。比如,随着虚拟现实、社交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网络与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加速了与科学技术融合的力度和强度。比如说,通过仿真技术,轨道的动感交通技术等表现形式和手法,可以让游客真正能够实现穿越的感觉,颠覆性地改变了现有文旅产业的呈现方式和体验模式。

  第三,功能的融合。在全域旅游的世界中,文化旅游已不单纯是一个产业问题,还要考虑它与地区的社会功能,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相结合的问题。因此,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功能融合实际上是实现当地居民与游客共享资源,实现一种常态的宜居宜游、主客共享的过程。如何赢得原住居民对资源的享有和利益、让更多游客享受当地独特文化和旅游资源,这两个如何密切的结合和有机的融合到一起,这是一个重大问题。

  第四,界域融合。在产业融合发展中,界域融合已经有许多体现。农村采摘体验与观光旅游、工业的参观与体验旅游,动漫与影视的旅游,演艺+的旅游等等,通过一二三产业界域的联动,以及景区、城区等地区界域的融合,正不断促进文化旅游与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

  姚军在主题演讲中还分享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机遇:

  首先,政策机遇。近年来,国家陆续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动了文旅产业的结合。除了颁布《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以外,“一带一路”布局、各经济区整合划分,以及各大城市群的规划建立都有利于文旅产业发展的资源整合和市场的扩容。国家设立文化和旅游部,不仅在行政机构上实现了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也将进一步推动原有产业边界的消融,由此原本相对独立和分隔的产业相关政策必将形成融合,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

  第二,市场机遇。“文化强国”成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过去五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以上,并且《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十三五”末,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旅游产业则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在今年的旅游工作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副李金早明确提出中国旅游产业也将进入一个高质量发展阶段。

  《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预测,到2020年,旅游市场总规模将达到67亿人次,旅游投资总额2万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万亿元,这将是一个巨大的、了不起的体量。

  从战略布局看,文化业和旅游业都是国家规划的重头戏,预计“文化+旅游”的产业在未来5-10年将达到15万亿元的规模。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这个数字正在转化为现实,文旅产业发展的大时代正在迅速地迎面而来。

  第三,地域机遇、地区机遇。国家对地区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扶持纲要。新经济一直是投资的重点区域,尤其是2017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公布了“设立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力,再加上冬奥会、第二机场、通武廊一体化等政策发酵,京津冀地区更是成为了市场追捧的热点,华侨城集团一直很关注京津冀地区,特别是河北一带。从大区域来看,近两年,东北地区依然是投资的重点,西部地区投资洼地效应逐步显现。

  第四,文旅产业的业态机遇。“旅游+”、“文化+”这样的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文旅产业突破传统行业的限制,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密切结合,不断催生新业态、新产品。十八大以来,华侨城集团战略性地把握文旅产业融合的机遇,提出了“文化+旅游+城镇化”、“旅游+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模式,不断的探索新的文旅产品和业态,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姚军透露,在新的战略布局下,华侨城集团不断的丰富发展两大创新发展模式的内涵与外延,迅速地形成全国性布局。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美好生活已经成为当下以及未来最大的刚需,追求更高品质的文化生活,以及幸福感、获得感、体验感,已经逐步取得过往对物质的简单需求。”姚军说,“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背后,更深刻的含义是人民追求层次的提高,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社会变革和社会需求,需要全行业、全产业、全领域一起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共同努力。”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上市门槛收紧IPO扎堆终止 新三板企业何去何从
下一篇:81890首次发布 加盟企业信用评价结果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