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三板挂牌企业上市路径不断拓宽实现多元化,但企业资本市场升级之路的不确定性提高,企业在迷茫之余添加了焦虑情绪。
自今年3月下旬以来,多位券商投行部相关人士表示,新三板IPO排队企业主动撤回不断增多,这些企业对于未来的资本市场升级之路很迷茫,不少终止审查企业主动与券商沟通未来的出路。
市场升级之路实现多元化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5月3日,已有42家新三板IPO排队企业终止审查,尤其是3月下旬以来企业主动撤回比较密集。截至5月3日,在证监会受理的321家首发企业中,新三板挂牌企业有92家,占比28.66%。其中正常审查的新三板企业89家,3家中止审查。在89家排队企业中,34家拟在主板上市、12家拟在中小板上市、43家拟在创业板上市。
目前新三板企业可选择在内地IPO、赴港交所IPO以及利用“新三板+H”机制实现同时挂牌和上市,甚至可以选择继续留在新三板,以期待长周期内精选层的推出和差异化制度供给。
在此之前,新三板企业市场升级之路主要依赖于IPO路径,截至目前,累计已有4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完成IPO。据了解,此前在中关村股份代办转让系统以及全国股转系统揭牌到扩容至全国的周期内,新三板企业实现IPO的寥寥无几,一直未超过10家。
全国股转系统自扩容至全国,乃至经历了2014年至2017年的快速扩容期,新三板企业排队IPO的数量逐渐增多,通过IPO路径上市的企业也逐渐增多,并且伴生出新三板二级市场的“集邮”主题投资。这期间还伴随着新三板企业向创业板转板的制度安排呼声。
有业内人士表示,新三板企业IPO经历了政策不断变化的过程,从无政策管控,每年一家到两家企业实现IPO,到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长达一年半的A股IPO停滞期,再到证监会重新受理新三板企业IPO申请,新三板市场形成IPO热潮,经历了IPO数量的起伏。
“而自新一届发审委上任以来,IPO整体过会率陡降,审核趋严,新三板拟IPO企业出现终止审查潮。”彭海表示,预计今年IPO仍将延续整体发审趋严,新经济“独角兽”企业将受欢迎,但整体过会率将会缓慢回升到正常水平。
业内普遍认为,在新发审委审核趋严的大前提下,新三板企业拟IPO企业不得不在短周期内降低了IPO预期。
寻求被并购成新去向
另外,自2015年以来,新三板企业对于转创业板的奢望一直未断。此前更高层级的政策对新三板企业转板机制曾明确提出过,但截至目前,新三板企业通过直接转板至创业板的具体政策仍未出台,并且这一资本市场升级路径短期内难以实现。
有律师表示,“真正意义上的转板是在各市场之间实现存量股票转板,而非IPO路径的转板,但目前在新三板和创业板之间实现转板几无可能,因为既有法律障碍,也存在较大估值差异。”
在法律层面,该律师表示,现行《证券法》下企业公开发行与上市捆绑于一体,而新三板企业在挂牌时并没有公开发行,在法律层面无法实现转板对接。
对此,长江证券分析师蒲东君表示,在新三板转板门槛抬升的情况下,寻求被并购特别是上市公司并购成为了新的资本去向。
华南券商投行事业部项目负责人也称,要不就是自身苦练内功,提升盈利能力;要不是瞄准海外资本市场;要不就是被上市公司收购。
据了解,目前新三板企业虽然获得了多个上市路径且IPO主动撤回增多,但IPO路径仍是主要升级之路。截至目前,新三板处于上市辅导阶段的挂牌企业有450家左右。
事实上,在新三板公司撤回潮背后,部分公司已开始放弃独立IPO的打算,谋求以被上市公司并购的方式,来曲线登陆A股。2017年是新三板市场的并购大年,无论是新三板公司主动发起的并购还是被上市公司并购,并购数量和金额均远超2016年。
统计数据表明,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新三板在整体定增规模同比下降 20.56%、环比下降 31.48%的情况下,最近3个季度上市公司并购挂牌公司的案例数却出现了显著提升。
今年以来,累计已有30余家新三板公司成为了A股公司并购标的,包括华麒通信、泛远国际、文旅科技、远见精密、永力科技、正弦电气、壹进制等。
“可以预见的是,2018年的IPO新规以及近期多项政策动态或将影响新三板并购市场的格局,今年或有更多优质企业通过并购方式实现退出。”对此,前述华南券商投行事业部项目负责人认为。
(综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证券日报、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