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综合研究所年报分析课题小组
前言
截至2017年4月30日,深市有195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6年年报或年报数据,其中,主板公司476家,中小板公司851家,创业板公司631家。2016年至今,中小板、创业板IPO分别新增75家、139家上市公司。深交所上市公司在新兴产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群体中的代表性不断增强,年报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过去一年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情况,折射出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方向和正在形成的突破口。
全样本统计分析显示:(1)业绩整体实现较快增长,盈利质量有所提高;制造业整体向好,传统行业企稳回暖;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持续推进,成效显著;并购重组持续推动产业整合与转型升级;积极参与高水平双向开放,服务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回报股东、回馈社会的意识和力度进一步增强。(2)三个板块差别化发展格局继续强化,主板市场化蓝筹持续做优做强,资本运作为国企改革注入新动力;中小板稳步增长助力结构转型,涌现一批细分行业龙头;创业板服务创新创业,为经济发展聚集新动能。(3)问题也同样值得关注。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业绩增长的持续性有待进一步检验;鼓励投资的政策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部分行业、公司经营风险需予关注。
一、上市公司
总体情况分析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一方面,上市公司面临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国内经济结构性问题突出、下行压力加大等困难因素,另一方面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等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持续推进,为上市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新动能和新空间。2016年,深市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状况良好,传统制造业企稳回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有序推进。
(一)整体实现较快增长,盈利质量有所提高
2016年,深市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2100.64亿元,同比增长15.10%,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同比分别增长10.98%、17.16%和33.05%。整体而言,2014年至2016年间,深市上市公司营收规模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以具有可比数据的公司为样本,三年间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平均营业总收入分别增长20.78%、55.97%和109.10%,对应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50%、15.97%和27.87%。
2016年,深市上市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合计5819.36亿元,同比增长26.39%,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增长20.12%、30.32%和36.39%。2016年深市共有1842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94.08%;617家公司净利润增长超过50%,比2015年增加131家。在业绩大幅增加的同时,盈利质量也有明显改善。2016年深市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为9.41%,非金融上市公司毛利率为22.58%,较2015年有所提升(见表1)。
(二)制造业整体向好,传统行业企稳回暖
2016年全国工业企业利润增长8.5%,与2015年下降2.3%相比有明显的企稳迹象。深市制造业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向好,29个细分行业均实现盈利,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2.98%,净利润同比增长43.73%;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毛利率和存货周转率分别为8.69%、22.64%和4.28次,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有所提升。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三个行业净利润分别由2015年亏损182.29亿元、35.97亿元和1.71亿元扭转为盈利62.38亿元、66.30亿元和39.39亿元;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扭转2015年业绩下滑的趋势,净利润增长47.38%;非金属矿物制品、化纤制造业、造纸业业绩大幅增长,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16.13%、104.90%和40.02%。消费类行业中纺织服装、服饰业与文体用品制造业销售营业总收入分别增长13.77%和25.98%,净利润分别增长7.24%和17.01%。
新兴制造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6年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营业总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38%、20.36%、18.02%和16.57%,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8.13%、14.17%、19.18%和27.28%。
(三)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
服务业稳步增长,“五大幸福产业”助力消费升级。2016年深市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中,服务业占比30.46%,同比增加1.56个百分点。在优化经济结构、补齐发展短板的政策驱动下,服务业快速发展。其中,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发展突出,上市公司行业分类中对应的公共设施管理业(包括旅游景点相关上市公司)、文体娱乐业和卫生业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6.91%、23.26%和90.87%。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战略新兴产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截至2017年4月30日,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784家,占深市上市公司家数的40.04%;营业总收入为25056.43亿元(同比增长19.57%),净利润为1971.03亿元(同比增长26.94%),分别占深市非金融上市公司的34.40%和37.81%;毛利率为26.08%,较上年增加0.68个百分点,高于深市平均水平。其中,新材料行业扭转了上年同期净利润下滑的趋势,净利润增长1.72倍;绿色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业绩增长幅度进一步扩大,净利润同比增长29.99%;生物医药行业2016年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营业总收入增长17.70%,净利润增长16.11%。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在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2016年净利润基本与上年持平,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8.93%。此外,深市58家数字创意类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33.39%。
研发投入普遍加大,积极提高创新能力。深市上市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努力实现技术升级、产品升级、服务升级。2016年,深市已披露年度研发数据的上市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合计2082.15亿元,平均每家1.09亿元,较上年增加14.74%,整体平均研发强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57%,较上年提高0.12个百分点。其中589家公司研发强度超过5%;182家公司超过10%;39家超过20%。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1186.46亿元,较上年增长22.51%,平均研发强度为4.76%,超过深市平均水平。上市公司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夯实创新基础,提升盈利能力。
(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持续推进,成效显著
固定资产投资下降,过剩行业持续去产能。2016年钢铁行业、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金流量表中“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下同)均改变了2015年增加的态势。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49.29亿元,同比下降19.43%;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52.4亿元,同比下降18.05%。受去产能和行业周期性回暖的影响,2016年深市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整体实现扭亏,盈利71.44亿元,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盈利32.76亿元,净利润增长1.75倍。
房地产去库存取得初步成效。2016年房地产上市公司业绩持续向好,营业总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0.60%、46.39%,总资产增长27.92%。与之对应,存货(主要为在建商品房和待售商品房)总量同比增长14.68%,低于营业总收入和总资产的增长率。存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由2015年末的60.19%降低至2016年末的53.96%。以万科为例,在公司持续观察的14个主要城市中,2014年末的新房库存为1.55亿平方米,2015年末降至1.39亿平方米,2016年末继续降低至0.93亿平方米。
优化负债结构,助力非金融企业去杠杆。2016年深市非金融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57.63%,略低于2015年的58.3%。分行业来看,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资产负债率分别较2015年下降6.85、5.87和2.88个百分点。债务结构方面,2016年债券融资规模和占比持续增长,其中,应付债券同比增长42.92%,在总负债中的占比较2015年提高1个百分点,长短期借款在总负债中的占比较2015年下降1个百分点,负债结构有所优化。
(五)并购重组持续推动产业整合与转型升级
2016年深市完成并购重组212起,同比下降15.87%;并购交易金额4476.41亿元,同比增长8.46%。其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并购交易金额分别增长19.49%、3.34%和1.4%(见表2)。
从标的资产与上市公司业务关联情况看,产业整合型并购重组占主导地位。2016年披露的重组方案中56%为产业整合,产业协同性较强。如艾派克收购美国公司Lexmark,形成从打印复印机整机设备到打印耗材、配件以及管理服务的完整产业链。从并购规模来看,大额并购增加,平均交易规模上升。2016年深市并购交易金额超过100亿元(不考虑募集配套资金,并剔除吸收合并)的有18起,比2015年增加4起。
海外并购继续升温,助力上市公司获取资源和技术。2016年深市公司披露海外重大资产重组方案29起,交易金额2570亿元,高于2015年的25起和723亿元。海外标的主要集中于欧洲、美国、香港等经济发达体,行业集中于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医疗器械等。收购的主要目的是快速获取优势资源和技术。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出现一批优质并购案例。如美的集团收购德国上市公司库卡,向高端智能制造领域延伸。
并购重组对上市公司业绩提升的作用明显。2015年度完成重组的深市公司2016年平均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29.26%和29.35%,高于深市业绩整体增速。以产业整合、产业升级、产业调整为主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对深市公司业绩提升产生积极作用。
(六)积极参与高水平双向开放,服务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积极参与高水平双向开放。据不完全统计,深市有280多家公司通过产品出口、工程建设、设立制造基地或研发中心、收购资产等多种方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主板为例,49家上市公司积极贯彻“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63个国家或地区开展业务。招商蛇口形成“前港、中区、后城”的生态发展路径,将“蛇口样本”在吉布提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落地。此外,2016年深市约六成公司有海外收入,其中,海外收入占比超过20%的公司有473家,占公司总数的24.16%;海外收入占比超过50%的公司有152家,占公司总数的8.12%。
服务区域和城乡平衡发展。深市中小板和创业板在中西部地区共有309家上市公司,占两个板块上市公司数的20.85%。其中,中部173家,西部136家,较上年分别增加20家及15家。两个板块中,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上市公司的营业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0.71%和9.86%;东北地区的上市公司的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03%,业绩呈现企稳。
深市共有54家涉农类上市公司,2016年营业总收入增长9.41%,较2015年有较大幅度提高。
(七)回报股东、回馈社会的意识和力度进一步增强
现金分红逐年稳步增加,回报股东力度不断增强。截至2017年4月30日,深市76.92%的上市公司(1470家)推出现金分红预案,分红金额达1924.47亿元,同比增加24.99%;股利支付率为33.74%。深市盈利公司中,17.99%的公司(263家)股利支付率超过50%。2014年-2016年连续三年分红的公司有925家。分红金额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房地产以及金融业,分别达249.35亿元、226.43亿元、142.17亿元。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2016年深市上市公司结合自身产业特点与扶贫地区实际,通过成立扶贫产业基金、兴办实业、开展培训教育、参加扶贫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推动产业发展脱贫、转移就业脱贫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深市已有21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精准扶贫信息,帮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超过8.3万人。
上市公司吸纳就业人数稳步增长。2016年末,深市上市公司员工总人数722.17万人,同比增加9.3%。其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分别为302.59万、311.98万和107.60万人,分别增长2.26%、14.10%和17.83%。
二、三个板块
差别化发展格局继续强化
目前深市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分别有476家、851家、631家上市公司。随着中小板、创业板公司数量的逐步增加,以及主板公司运用资本市场工具持续整合、优化与发展,三个板块实现各自市场定位的基础更加宽厚,差别化特征更加清晰和丰富,差别化发展的格局继续强化。
(一)三个板块的公司在规模、毛利率等方面继续呈现阶梯状特征
2016年,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平均资产规模依次为286.10亿元、73.56亿元和26.82亿元,平均营业总收入依次为92.26亿元、35.26亿元和12.96亿元,平均净利润分别为5.52亿元、2.64亿元和1.50亿元。公司资产、营收和利润的阶梯状分布,反映了各板块企业的规模、发展阶段和行业等方面的差异。
2016年,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非金融行业公司平均毛利率分别为20.73%、22.58%和31%。毛利率在三个板块长期呈现由低到高依次排列的规律,体现了不同板块公司的行业分布、企业成长阶段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的特征。
2016年底,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非金融行业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依次为66.02%、48.37%和36.90%。从绝对指标看各板块资产负债率差异依然明显,并且短期内导致差异的微观基础仍将存在(见表3)。
(二)主板:市场化蓝筹,国企改革下的新动力
2016年,主板净利润排名前10位的上市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1208.32亿元,占主板公司总体净利润的45.99%。这10家公司多处于银行、房地产等传统或支柱型行业以及食品饮料、家电等消费型行业,通过各种创新,在公司规模相对较大的基础上仍保持较快发展,2016年平均净利润增速达24.33%。在一些竞争性行业里,一批主板企业自我积累与外延扩张相结合,成为市场化蓝筹企业。2016年主板中的万科、美的集团、格力电器、平安银行、TCL集团、中兴通讯等6家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过千亿,行业地位进一步巩固。华数传媒、长安汽车等116家公司2014年-2016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30%。
主板国有企业占比接近60%,应用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工具自我革新、转型升级的需求强烈。2016年主板市场涌现出了一批值得关注的国企改革样本。如中油资本完成重大资产重组登陆资本市场,实现中石油集团金融板块整体上市,强化产融结合;国药一致通过并购重组整合资产,成为国药集团的分销零售平台;长城电脑换股吸收合并长城信息,实现资产及业务的深度整合,成为中国电子自主可控计算的重要载体。
(三)中小板:细分行业龙头,产业升级下的新经济
中小板上市公司作为我国广大优秀中小企业群体的代表,在践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支持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整合和结构优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小板目前已经覆盖了包括高端制造、信息技术、文化传播、物流服务、金融地产等在内的16个行业。在16大行业中,农林牧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建筑业、制造业等12个行业2016年度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公司家数占比最多的制造业净利润同比增长40.41%,远高于2015年制造业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在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中小板作为培育行业龙头和领军企业的摇篮,聚集了一大批细分行业优秀公司,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2016年中小板营业总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公司有54家,有43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0亿元。苏宁云商、比亚迪2家公司的营业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海康威视、科大讯飞等已成为行业领军企业。作为国家民营经济和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运用资本市场手段深化产业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例如,借助并购重组中小板聚集了顺丰控股、申通快递、韵达股份等快递行业龙头。
(四)创业板:创新创业引擎,经济转型下的新动能
创业板服务创新创业,成立七年多来,不断为经济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创业板上市公司集中分布在信息技术、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创业板公司平均研发强度4.77%,板块高新技术企业占比九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占比七成,明显高于其他板块。创业板已经形成创新成长型企业的积聚和示范效应,涌现出碧水源、三聚环保、汇川技术、三环集团、尔康制药等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创新力的企业。
在创新驱动的引领下,一批创新型公司实现快速发展。2016年创业板计算机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医药制造这三个创新活跃行业的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5.68%、44.01%和36.10%。一些公司逐渐颠覆“小而美”的形象,发展成为百亿营收的行业龙头。蓝思科技等6家公司营业总收入超过100亿元。
三、问题和趋势
深市上市公司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模式多样,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常态下国民经济运行的新特点、新问题和新趋势。2016年,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深市上市公司整体发展向好,业绩企稳回暖;新兴产业高速扩张,传统行业加速转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这些成绩的背后,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一)业绩增长的持续性有待进一步检验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经济在2016年一季度迎来了开门红,全年则保持了“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作为中国经济最优秀、最重要的群体之一,上市公司在2016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不容忽视的是,部分行业盈利大幅增长是源于行业的周期性向好,也有部分行业源于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被动价格上涨。企业内生性增长动力是否提高、业绩增长可否持续尚有待继续观察。
在新旧发展动能转换期,深市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蓬勃发展、业绩突出,显现出新兴产业的潜力与活力。但是,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在深市公司的家数、收入和净利润占比都只有三成左右,其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释放,新旧动能转换仍需持续推进。
此外,“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依然艰巨。去产能面临稳增长和人员安置的巨大压力,一些产能过剩行业供大于求的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房地产去库存结构性问题突出,二三线城市情况依旧不容乐观。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仍然处于近年来的高位,潜在的债务风险值得警惕。在降成本方面,企业仍然面临着较大的人力成本、财务成本、税务成本压力。
(二)鼓励投资的政策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随着企业效益的持续改善以及相关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民间投资增速自2016年9月起连续4个月回升,出现了阶段性筑底迹象,全年投资呈现企稳态势。上市公司方面也反映了这一特征,2016年非金融上市公司在建工程同比下降5.23%,购建固定资产现金支出增加14.81%,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增长22.39%,持有的交易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额同比增长64.91%,投资性房地产同比增长38%。
民间投资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力量。2016年国务院、发改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消除民间投资障碍,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深市公司数据显示民间投资有所企稳,政策效果有待进一步显现和持续观察。
(三)部分行业、公司经营风险需予关注
2016年,虽然大部分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增长,但也有个别行业和公司面临较大经营压力,业绩多年持续承压。采矿业延续了2015年的亏损状态,2016年亏损额扩大近一倍;“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行业净利润下降17.99%。截至目前,深市有42家公司处于退市风险警示状态,有1家公司未能按时披露2016年年报,个别公司的经营风险需予以关注。
此外,伴随并购重组等外延式扩张,深市上市公司的商誉由2013年的617亿增加至2016年的6247亿元,部分公司存在商誉减值风险。目前已有公司因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而计提商誉减值,拖累公司业绩。
附:数据说明
1.分析样本包括新上市公司,共1958家;行业分类采用中国证监会2016年的分类标准,战略性新兴产业样本根据深交所分类确定。
2. 东部地区是指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0省(市);中部地区是指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省;西部地区是指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2省(区、市);东北地区是指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
3. 报告中毛利率及资产负债率的计算,均剔除了金融行业,其他全样本指标,如未专门说明均包含了金融行业。
4. 平均研发强度根据已披露公司的研发投入和营业收入,按照整体法计算得出,计算时剔除了数据缺失的公司。
5. 股利支付率为上市公司中报分红和年报分红预案合计,与当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之比,按照整体法计算得出,计算时剔除了数据缺失的公司。
6. 并购重组的统计口径为重大资产重组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7. 计算单个公司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时,剔除了基期亏损的公司。
8. 就业人数、海外收入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