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哈尔滨6月17日消息(记者迟嵩)一年累计里程45000余公里,转运救治患儿近400人,最远路途900余公里,最长单次出车时间15个小时……16日,“美丽哈尔滨 全国文明城市行”采访活动中,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副院长李怀宁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该院新生儿重症转运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和转运司机们的默默付出与努力。
据介绍,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转运中心从2015年12月10日至今,一年时间内与300余个小生命联系在一起,将移动的ICU带给患儿,第一时间解决新生儿的救护问题。自成立以来,转运分站将移动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床单位送到危重新生儿身旁,填补了省内新生儿重症转运的空白;这个“移动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已覆盖到以哈尔滨市为中心450公里的范围,黑龙江省内近400例危重新生儿得到安全转运和有效救治。
据介绍,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病房,创建于1956年,是全省最早的新生儿病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前身是儿童医院急救中心,成立于1987年,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全国最早的十三家ICU之一。2014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和新生儿内科整合,设有新生儿重症病房、新生儿恢复病房、新生儿家庭病房的新生儿治疗中心,年收治患者量达2800多人,新生儿专科门诊量12000多人次,危重症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居国内的先进水平,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早产的救治能力标志着当地的围产医学水平,体重越低治疗难度越大。新生儿病房全面开展新技术,如一氧化氮吸入治疗肺动脉高压,高频通气+一氧化氮吸入治疗,连续腰穿治疗早产儿脑室出血,无创呼吸支持技术—NCPAP、NIPPV,全自动换血技术,PICC置管技术等。越小的早产儿各器官发育越不成熟,有十大并发症关关难过: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颅内出血,导致患儿呼吸暂停,肺发育不成熟出现呼吸窘迫,动脉导管开放导致心衰,肺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贫血,外科情况等,需要搭建多学科综合救治的平台、多学科合作。如:早产手术的患儿,需要新生儿外科、麻醉、影像科协诊、术后营养支持、新生儿眼底筛查、听力筛查,同时开展高危新生儿的随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