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2月2日讯(长江日报记者邓小龙 通讯员熊蕴宁 马静伟) 2月2日,武汉市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工作专家委员会发布了《2017年度学生视力健康监测情况分析报告》。结果显示,近两年武汉市学生视力低下高发期出现在7—10岁,与以往10—13岁的年龄区间相比,明显前移。视防专家表示,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参加培优越来越多、越来越早,以及电子产品的大量普及和过早频繁使用。
这份报告,是对全市116所小学、初中七年级至九年级学生进行视力监测和调查后得到的。这些学校均为视力健康重点监测校,其中24所为去年新增的重点监测校。数据显示,2017年小学阶段视力低下率为33.66%,初中阶段为75.52%,与2016年相比,分别下降了3.31%和2.80%。
记者发现,小学各年级视力低下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明显,一年级学生视力低下率最低,为14.18%;六年级学生则最高,达到61.65%。到初中阶段,学生视力低下率渐趋平稳,七年级为68.77%,八年级为76.63%,九年级为82.20%。
市视防中心专家介绍,学生视力低下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近视。从监测数据来看,武汉市学生视力低下防控效果明显,但从预防来看,行为习惯的改变明显滞后于视觉环境的改善。调查显示,学生在家里的视觉环境得分合格率已达88.35%,而用眼行为、眼放松行为和生活习惯三项的得分合格率,仅为61.12%、65.47%和62.18%,“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用眼环境,但对不良用眼行为的干预重视程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