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的国际新闻有一热点:中国和俄罗斯4日在联合国安理会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表决中投了反对票。这是继去年10月4日俄罗斯和中国共同否决涉叙决议草案后,这两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再次否决与叙利亚问题有关的决议草案。此国际新闻,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在经济全球化,开放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中国的老百姓对于自己国家在参与国际事务中的“态度”越来越关注,对国际新闻关心,这是一件大好事。常识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政府在国际事务中之立场和“声音”,或者说“话语权”,往往与该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紧密联系的。比如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其国务卿的地位在美国人以及世界人们中的影响力就非常之大。“外交无小事”,以叙利亚此事为例,中国政府敢于从维护世界和平的立场出发,恪守联合国章程,理直气壮地投“反对票”,同样也是国力增长之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坊间的人们对中国在叙利亚事的立场“感兴趣”,实为值得高兴的现象。
我们看国际新闻,比如叙利亚之事,如何避免片面化,如何避免情绪化?这是需要理理清楚的。
我们现在资讯虽然很发达,但由于种种原因,普通老百姓对国际信息的了解度还是有限的。我们现在的信息渠道大多也是“二手货”,也就是说是“据报道”而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我们老百姓购买商品防假货一样,首先得到正规商店去买货。以此类推。老百姓看“国际新闻”,我建议得到正规主流媒体去“了解情况”;进了这“正规大门”后,还得选比较专业的报道,内行的报道,甚至是严肃的报道。现在有些小报小台的“国际新闻”,实在有断章取义之作派。他们即使“抄”,也会将原意曲解了,标题与文章内容“离题十万八千里”,时有误导读者之意。
接受了来自权威正派媒体的“国际新闻”之后,就得从国际视野上去思考国际新闻了。以中国和俄罗斯在安理会上关于叙利亚问题投票之事为例,切不可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国与国之间的“情绪较真”,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因为张三与李四平时有意见,所以在“投票”的时候就“反对”。事实上,叙利亚局势继续恶化,平民伤亡数字上升。否决安理会决议草案,并不意味着任由令人焦心的状况继续下去。中国投了否决票,恰恰是对叙利亚人民的根本利益负责。叙利亚的局势十分复杂。简单地支持一方,打压另一方,看似有助于带来转机,实则是在埋下新的祸根。正如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4日在表决后做解释性发言时表示,中国认为在当前形势下,片面向叙利亚政府施压,预断对话的结果,或强加任何解决方案都无助于叙利亚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在国际事务中,中国不反对任何人,也不袒护任何人。但由安理会通过决议强迫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下台,这超出了安理会的职能和权限,在联合国宪章中没有任何依据,涉及到当代国家关系的基石和国际社会的稳定是否需要维护的问题。眼下还有一种说法,似乎迫使叙利亚更换政府的做法是尊重叙利亚人民的民主追求。选择什么样的政府,是叙利亚人民的民主权利。有一点不容回避,仇恨和分裂永远是执政者的羁绊。不论哪些人组成政府,都有义务维护国家的稳定、保护人民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