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是宣传舆论的阵地,也是刊登广告和启示的窗口。在旧中国的报纸上,各类广告更是林林总总,无奇不有,如商品买卖、代理中介、房屋出租、婚丧娶嫁、岗位招聘等等,不一而足。清朝光绪二十一年九月十八日(1895年11月4日),上海《申报》曾刊登了一篇“招充刽手”的招聘启事。由于这份资料内容奇特,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尽管时隔100多年,至今读来十分奇趣,同时还能从这份广告中解读当时的司法、监狱制度。
清末北京菜市口刑场秋决现场
春生秋杀:传统中国的死刑
死刑是剥夺生命的刑罚,是一个国家刑罚体系中最为严厉的刑罚措施。据文字记载,殷商时期,执行死刑的名称和方法有驽、炮烙、醢、脯等,其后还有腰斩、车裂、弃市、枭首、凌迟等残酷血腥的方式。清代,执行死刑基本上为绞决和砍头两种。具体又分为斩立决、绞立决和候立决、候绞决。用现代的话语来说,前者是立即执行,后者是等候执行。
除了特殊情况外,中国古代死刑执行的时间有具体规定,并不是每天都可以行刑的。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秋天树叶开始枯黄、气氛肃杀,是一年中不吉利的时光。如《后汉书》中,就有“春生秋杀,天道之常”的文句。所以监狱里等候绞决和杀头的死刑犯一般都放在秋天,在农历节气立秋以后,霜降之前执行。而且衙署监狱内执行死刑也有一套规矩:下雨天不执行;每月农历的初一、十五不执行;逢八的日子,如每月的初八、十八、二十八日,也不执行死刑。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一年365天中,真正执行死刑的日子也没有多少天。但是,对于个别特殊的案件,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可以冲破以上的条条框框,“特案特办”。如清乾隆三十八年就规定:“凡凶盗逆犯干涉军纪,应立决……毋庸拘泥停刑旧例。”
中国基层的县级行政部门和司法机关是两者合一的,县衙既是一个地方的行政机关,又是一个地方的司法机关。县令(或称知县)就是一个县的最高行政长官,又是一个县的司法长官。县令(知县)以下,还设有县丞、县尉、典史、衙役等助手和办事人员,其中也包括执行死刑的刽手,又称刽子手。
胆大、力大,刽子手如何养成?
刽子手的来源一般是家传,父亲当刽子手,儿子也干此行当,也有的是从军队兵士中临时雇用。真正当好一名刽子手也不容易,一要有胆量、有力气,抡起大刀,一刀把人致死;二要懂点人体解剖知识,要了解人体骨骼构造和体型特点,何处一刀下去,可以干脆利落,人头落地。这就好比像技术高超的屠夫,根据牛羊猪的不同的生理构造,非常熟练地进行宰杀。
社会有分工,工农兵学商,三百六十行,对于刽子手的职业,出于种种原因,大家一般都避而远之。但是,这种事情总要有人去干。
清朝光绪年间,上海县衙的刽子手一向由吴庆充当多年,凡是县衙监狱关押的死刑犯,经刑部批准后,穿着囚衣囚裤,被县衙的差役五花大绑,背上还要插上“斩条”(写有姓名的木牌),押赴刑场,由吴庆抡起鬼头刀,处决犯人。由于吴庆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春天病故。一年多来,县衙中的其他差役都不肯接替刽子手的岗位,该岗位一直空缺。
最让县官头疼的是,有一次,上海县衙监狱一名叫蔡阿邦的死刑犯,经过府台、提刑按察等部门的层层上报和审核,已被清廷刑部下达“批文”,县衙里竟找不到一名称职的行刑刽子手。按照当时的法律,县衙超过一定期限,无故拖延犯人的死刑执行,对县官来说是一种渎职行为,要追究其责任。为此,县官急急忙忙请上海驻军的头目帮忙,向军营借了一个身材高大的兵勇临时执行任务。该兵勇尽管胆大、力气大,毕竟对砍头非行家里手,正式执行时难免动作不熟练,抡起“鬼头刀”,朝死刑犯的脖子上一刀下去,但是死刑犯竟然双眼睁开,还在大口喘气,挣扎了好一阵子才毙命,那兵勇也非常紧张,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身上沾了不少污血,差点出了大洋相。在场的老百姓议论纷纷,监斩的县令心惊肉跳,军营的头领也感到面上无光。日后,军营以军务训练为由,再也不肯县衙借兵勇去执行死刑了。
传统中国刽子手执行死刑
谁来执行死刑?登报招聘刽子手
时年秋天,县衙有位绍兴师爷提前考虑到这件事,想出一个办法,起草了一份材料,拟通过登报的办法,来解决刽手的缺额。经过上海县衙的县官黄承暄(江西萍乡人)批准,在《申报》上刊登。现把原件抄录如下:
招充刽手。上海县屠甲一役,专承处决人犯之差。前因无人承充,由勋勇吴庆充当多年。吴于去春病故,悬差迄今无人接充。现经本县差头金顺、薛贵以前次蔡阿邦犯案处决,一时仓促无人,因向抚标沪军营借勇代行。然非事谙熟手,临事未免生疎。况自此而后,营中亦不允所借。今年冬决,提前办理。设奉钉封排札,无人行刑,亟应先为禀请,召充刽子手两名。黄大令俯准所请,当即出示召充。大旨谓:为此示仰各色人等,如有愿充斯役者,务要精谙熟手,著具保结,提候验充。
该招聘广告系由半文半白所写,文字不长,归纳起来,大体意思有三点:招聘刽子手的原因;担任刽子手的条件,如本人自愿、业务熟练;报名、录用的程序,如报名须有店铺或有一定地位的人具保,要经官衙考核。
这份奇特的招聘广告,今天读来,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去解读,至少可以说明这样几个问题:一是从司法体制上讲,监狱附属于县衙之内;二是清代光绪二十四至二十五年,上海县衙监狱关押过死刑犯,但人数不多;三是监狱刽子手的岗位空缺多年,许多人不愿从事;四是县衙转变思维方式,采取登报的办法,公开招收刽子手的人选,这在110多年前也是一条思路;五是这则招聘广告为上海法制史、上海监狱史和上海监狱陈列馆提供了清末上海县衙监狱行刑情况提供了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