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29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2017年8月,国土部、住建部确定了13个城市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其中北京和上海已相继开展了探索。近日,国土资源部、住建部联合发函,原则上同意沈阳等11个城市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的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要规范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的审批和监管程序,试点地区要按照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要求,丰富住房用地供应渠道,来增加租赁住房供应,缓解住房供需的矛盾。
中国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认为,这个方案原则上被同意,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的一大突破,会给部分农民群体带来财产性的收入。
朱启臻: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开发租赁住房,这对集体建设用地来说是一个突破——过去,集体建设用地是不能用作住宅开发的,尽管这次规定住宅的开发用于租赁。利用闲置的建设用地作为住房开发,解决大城市的住房压力,可以实现部分乡村的财产性收入,变成农民真正的财富。这些乡村,包括城中村,大城市郊区,或者交通很便捷的乡村。
国土部、住建部明确表示,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关键点是只租不售,就是说建设的住房只能用于租赁。同时提出,在试点过程中,村镇集体经济组织可以自行开发运营,也可以通过联营、入股等方式建设运营集体租赁住房。
朱启臻认为,村镇集体经济组织参与方式的多样化,是基于部分集体经济组织薄弱现状的考虑,而住房只租不售,则是为了给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形成一个长期的、稳定的、持续的收益预期。
朱启臻:试点强调了运营的方式可以是集体组织成员独立的运行,自己建自己租,收益归自己所有,也可以采用合作的、股份的、联营的方式,因为集体成员可能拿不出很多的资金来建设高标准的住房,需要吸收外面的资本,或者由外面来运营,保障收入。同时也规定了房子只能租不能出售,因为作为集体财产,要源源不断的保障所有的集体成员,不仅是眼下的这代人,还有以后人的收入,收入要可持续,而不是一次性,所以规定只租不售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保护农民的利益,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十分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