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二手车交易成投诉高发领域

admin 2016-12-31 00:22:34 导读

导读 :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位于嘉定江桥地区的几个二手车市场采用“调包计”和“隐瞒车辆真实信息”的方式,欺骗消费者高价买下报废车。与此同时,通过手机或电脑就能相中爱车,方便又便宜,网络二手车交易平台近期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广告“轰炸”连绵不断。然而,记者今天上午从市消保委了解的信息称,网络二手车交易正成为投诉高发领域,消费者要小心“避雷”。记者试着联络其中几位投诉者和被投诉企业,发现其中还是迷雾重重。

  卖家翻脸像翻书

  家住浦东的市民孟先生在车王(中国)网站看中一台雷克萨斯IS250二手车准备购买,先付了定金4万元,卖方表示还可以申请贷款,余款在7天内付清。

  孟先生一听果然是件大好事。然而,当天下午,事情就起了变化。孟先生接到电话说,贷款手续批不下来,卖方要求他立即去凑钱。“我当时想,反正付了定金,总归要给我几天时间凑钱吧。”孟先生并不特别着急。不料第二天,卖家联系他说车子已经卖掉了。接下来就是孟先生要求退还定金并赔偿了。忙乎了一个多星期,结果是一场空。

  评估标准非强制

  也是在“车王”,消费者西先生支付定金,决定买一辆铃木二手车,双方签订了电子合同。然而,西先生很快发现,这辆车被卖给了别人,而且是一辆事故车,价格也存在欺诈。

  对于消费者的投诉,销售方负责人毛经理的回答是:“消费者购车是按照先入为主原则,价格是按照网络上定价销售,而不是按照现场价格交货。车辆状况与网上反映的是一致的,不存在欺骗行为,所以无法满足消费者的要求。”西先生面临的抉择或是走司法途径打官司,或是自认倒霉。

  虽然2013年我国出台了《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但这一标准是国家推荐性标准,并未强制执行。消费者买二手车时没有一个可用的标准参考,让人清楚地知道“有了这个标志的车就是合格的”,更没有对于二手车质量的评级。

  “偷梁换柱”忽悠人

  去年10月份,张先生通过网络相中了一辆二手车,于是和中山北路上的轩信二手车公司签订购买二手车协议。协议上写明,如果发动机或变速箱不是原车的,属于商家违约,承诺全额退款,结果还是发现变速箱整体被更换,找到商家要求全额退款,没有结果。

  今年1月26日,市民邵先生通过“车好多”购买一辆法院查封二手家用车辆,全款9.6万元,但是卖方却迟迟没有办法办理过户,要求退费也是石沉大海。事后,他告诉记者,大家不要为网络二手车平台跑马圈地而欢欣鼓舞。“互联网+”并不是万能的。“无论二手车电商是以何种模式运营,最终要落实到位的是平台的规范与透明,以实在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提高用户黏性。”

  本报记者 陈杰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二手车交易节后“低开”
下一篇:二手车交易与互联网金融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