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胡楠)预存9元,罹患约定的60种重大疾病,最高可得互助金30万元。短短几个月时间,这种大病互助计划就吸引了超过30万名会员参与。但保监会日前回应,强调此类互助计划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表示会依法打击非法经营保险业务等违法违规活动。
去年以来,部分互联网公司基于网络平台推出多种互助计划,主要集中在意外互助和重大疾病互助领域,近期又涉及所谓车辆风险。所谓“互助计划”,即依托于“互联网+保险”模式,以相互帮助、均摊风险为口号,吸收会员加入,会员通过缴费方式入会,并得到一定的保障。
以保监会点名的“夸克联盟”为例,其中一款中青年大病互助计划,凡18-55周岁身体健康的人士均可参加,初始费用为9元,后期保证账户余额大于3元即可。180天等待期过后,只要罹患约定的60种重大疾病,可获得最高互助金额30万元。而且中途随时可以退出。而目前市场上正规保险公司的重疾产品,30岁健康男性投保30万元的保额,保费需数千元。
按照其官方网站公布的操作规则,会员初始充值的9元余额归本人所有。当有会员罹患相关重大疾病,符合捐助条件时,将从全体会员账户中扣除相应金额,用于互助。互助金金额=会员单笔捐助金额×会员人数。其中,,会员单笔捐助最高额为3元/人,当会员人数大于10万人时,方可领取30万元的互助金。如果会员人数越多,单笔捐助的金额越低。如当该计划会员为10万人时,会员单笔捐助金额为3元。但达到100万人时,单笔捐助金额每人只需0.3元。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类项目回归了保险最古老的理念——互助共济。但现代保险是靠历史数据、精算、严厉监管等多重手段,来保障投保人和保险公司的双重利益。“古老的互助救济的理念实在太落伍了,从保险的商业模式上推敲是行不通的。”
针对互助计划与保险的差异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前期保监会已经发布过风险提示。此次,保监会再次强调,相关互联网公司不具备保险经营资质或保险中介经营资质,互助计划也非保险产品。相关互助计划没有基于保险精算进行风险定价和费率厘定,没有科学提取责任准备金,同时也没有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在财务稳定性和赔偿给付能力方面没有充分保证。消费者可能面临资金安全难以保证、承诺保障无法兑现、个人隐私泄露、纠纷争议难以解决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