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童书展上,孙悟空动画形象设计者严定宪为读者签名
党的十九大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放在重要位置,上海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继续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上海制订了《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12月15日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副市长翁铁慧介绍了新出台的《意见》的相关情况。
《意见》由总体要求、重点领域、市场体系、要素集聚等四方面组成,共有50条具体政策措施,因此又被称为上海“文创50条”。据介绍,在《意见》编制过程中,始终坚持在产业领域上聚焦重点、在实施路径上强调操作落地、在政策支撑上务求解渴管用,这也是此次上海“文创50条”三方面较为突出的特点与亮点。
领域选择:有重点有突破
此次“文创50条”重点聚焦了影视、演艺、动漫游戏、网络文化、创意设计、出版、艺术品交易、文化装备等领域。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
一方面基于上海自身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上海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性产业。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1043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12%;产业增加值3395亿元、同比增长8.2%。在不少文化创意产业门类中,本市都有很好的基础。比如选择影视产业,就是考虑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近年来上海电影产业又得到快速发展,电影票房位于全国城市第一,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已成为亚太地区极具影响力的重大影视文化活动。又比如选择动漫游戏、网络文化产业,就是考虑到本市在这些方面历来有基础、有优势,目前动漫游戏、网络视听、网络文学产业总值位于全国第一、占全国总量一半。
另一方面,顺应上海产业发展的需求。关联性、辐射性、带动性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突出特点,本次政策制定特别注意强化文化创意产业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比如选择创意设计产业,就是考虑其涵盖的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时尚产业、软件业等方面,对于本市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有重大辐射带动作用,是提升其他相关产业能级的重要支撑点。
实施路径:可操作、能落地
在此次“文创50条”产业政策制定中,特别强调政策可操作、目标能落地,真正促进产业发展。
一是注重目标体系构建。明确提出了总体战略目标,即未来五年,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左右,基本建成现代文化创意产业重镇;到2030年,占比达到18%左右,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二是注重科学规划布局。在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产业发展经验基础上,充分结合上海实际对相关产业领域进行了具体规划布局。如影视产业将建设松江大型高科技影视基地,构建人才培养孵化类、影视制作投资类、影视取景拍摄类等3类特色影视摄制服务功能区;动漫游戏产业聚焦电子竞技这一新兴发展极,规划改建1-2个可承办国际顶级电竞赛事的专业场馆,做强本土赛事品牌,支持国际顶级赛事落户,加快全球电竞之都建设;演艺产业将重点支持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等8个演艺集聚区建设;推进绿色设计发展(创意设计产业)将重点布局环同济经济创意集聚区等园区;文化装备产业则将重点推动国际高科技文化装备产业基地建设。
三是注重问题效果导向。针对企业普遍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比如在用地方面,本次“文创50条”明确提出,在符合城乡规划和建设规范、不影响相邻关系以及严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鼓励存量文化创意产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针对部分产业在贸易便利化中遇到的“堵点”问题,如在艺术品交易领域,将探索试点延长艺术品暂时进口货物通关单证有效期相关政策,联动上海自贸试验区“保税仓储”功能,提高艺术品通关、展示、交易的便利化水平等。
政策支撑:突出解渴管用
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努力营造良好营商政策环境,是当前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为此,在编制过程中,注重以市场化指标为导向,着力转变重“国”轻“民”观念,努力听取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呼声与诉求;着力转变“不敢扶小、不敢扶初”的态度,将扶持重点从后期向初创阶段前移,努力使政策真正能满足企业需求,真正鼓励和支持创新优质项目。
对符合条件的小微文创企业,将落实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费补贴等优惠政策,切实降低企业成本。同时,着力在“高原上建高峰”,重点培育高能级的文创旗舰企业、有企业家精神的领军人物和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创大师。另一方面抓环境,推进“放管服”改革,重点抓文化企业的金融环境建设。通过多措并举构建“补、贷、投、保”相联动的文创投融资体系,汇集政府、银行、投资机构等各方优势形成文创金融生态圈。尤其将重点打造总规模50亿元的文化产业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和总规模100亿元的众源母基金。抓园区建设,计划对已命名的128个上海文化创意园区进行重新梳理,为文创企业集聚搭建平台。
对青年人才,把解决“海漂”文化人才安居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加大人才公寓、公租房保障力度;探索文创人才享受居住证积分加分等政策,鼓励青年人才扎根上海。探索将文化创意产业重点专业纳入非上海生源高校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重点专业和紧缺专业目录。
据介绍,接下来,本市将抓紧筹建市级文化创意产业服务机构,建立政府与文创市场主体——企业紧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其统筹协调、专业服务的双重职能,在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组织专项领域人才培训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作用。同时,还将把资源重点向扶持构建公共平台、支持第三方服务机构建设等方面倾斜,成立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形成支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公共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