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播放
痛并快乐着 全景纪录冬奥会前方记者工作生活
正在加载...
撰文/冬小麦
11月8日,第十九个中国记者节。时代的记录者亦被时代所记录。每个风雨兼程的日子里,记者们从世界各地传递或悲或喜的讯息,用理想信念筑守价值底线,于风云激荡中推动社会进步。在中国体坛,也有着一批忠实的记录者,他们用腿和笔来报道中国体育的赛事和人物,用最朴实的文字分享我们所不知道的细节。
玩票客串属李颖最强
杨影是央视的乒乓球赛事评论员,曾经的国乒世界冠军,按理应该在乒乓球解说上更具专业性,但杨影的解说被很多球迷诟病,甚至直言杨影等于静音。其实就像很多球迷说的,杨影适合嘉宾的工作,让其担任评论员,就有些勉为其难了。
郭焱与杨影(右)
和杨影相比,国乒主教练刘国梁在担任嘉宾时的解说就高出一筹了。刘国梁的解说不但专业、透彻,而且语言精炼,金句频出,还颇具幽默感,深受观众喜爱。
今年的女排世锦赛,让排球迷认识了不一样的惠若琪,而在她之前跨界解说员最成功的无疑是前国手李颖。
李颖
李颖这几年一直担任央视的女排解说员,她的解说水平相信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最值得肯定的是她敢于站在专业的角度为大家点评每一个队员的技术动作和战术素养,这是球迷喜欢她的根本原因。
但即使这样,她前年没有解说奥运会,今年更是没能解说世锦赛,这确实让女排球迷感到失望。无缘解说世锦赛后,李颖发表了一则动态,疑似在回应自己没能去解说世锦赛,微笑着接纳一切,希望这颗专业解说的心不会再被辜负。
专业首席他们忠实记录
相比上述的玩票跨界主持、记者,在中国体育圈内有着一批专业首席记者,说到某一项目你就会第一时间想到他(她)。
提到央视记者李武军,人们总会将他和乒乓球项目挂钩。1995年,他就已经参与到乒乓球项目的报道中。“乒乓球”的确是李武军个人的爱好,乒乓球本身是他自己喜欢,经常打,比赛里面的一些技战术变化能够一看就知道,至少不会说外行话,能够抓到问题的核心。这为他的报道打下坚实的基础,给观众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李武军
李武军是个“细节控”,很多有关运动员的小细节都被他捕捉到新闻视频中,试图通过小的切入口来还原运动员背后的故事和亮点,为观众塑造立体化的运动员形象。此外,李武军还和众多乒乓球运动员建立深厚情谊。在面对李武军的采访时,运动员们更愿意传递出朋友之间生活化的回答语句,令人倍感亲切。
冬日那采访刘翔
说到中国田径,冬日那绝对是一大首席见证者。作为央视体育频道的田径专项记者,多次报道田径世锦赛、国际田联黄金联赛、大奖赛和奥运会等重大田径比赛,用镜头记录了刘翔从2000年参赛后的每个镜头,见证刘翔的成长历程,成为刘翔职业生涯见证者。
当然,在成为不少中国田径高光时刻见证者的同时,冬日那的一些提问方式也屡遭网友质疑,但这些丝毫不影响冬日那对于中国田径那颗热爱的心。
马寅
这些年,中国女排因一直是体育迷们关注最多的项目,从而诞生了一批知名记者,而马寅便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和一些男性记者突出技战术报道风格不同,马寅的文章看上去有亲切感,尤其擅长各种人物煽情,好多球迷曾经被她煽的眼睛湿过几次。
从2003年的世界杯中国女排夺冠马寅专访陈忠和,后来开始跟女排越走越近,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时候认识了郎平,伴随着那一届比赛中国女排夺冠,马寅名声大噪,2004-08周期伴随着黄金一代写出了不少励志文,2013年郎平执教中国女排后,她更是让普通球迷有机会知道姑娘们平时生活训练的点点滴滴。在看似朴实的文字中,马寅让我们读懂了女排姑娘们的喜怒哀乐。
说起中国足球,有一个人的名字绝对绕不开,那就是马德兴。他是中国足球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至今仍然奋战在足球一线,对于已经快50岁的他来说着实让人佩服,他对中国足球的一份赤子之心球迷看在眼里,如果哪一天他不跑足球了,那么一定是实在跑不动了。
马德兴现在是体坛周报副总编辑,以“敢于说话”,“敢说真话”而著称。1996年3月,戚务生率国奥队兵败吉隆坡后,因一篇《中国足球十问》在当时引起圈内外一片哗然,后被迫离开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并遭有关方面“封杀”两年多,是中国体育新闻界因一篇文章而丢掉公职的第一人。1997年1月转入湖南《体坛周报》工作。自2001年起任《体坛周报》副总编辑至今仍奔波于一线采访工作。球迷称他“空中飞人”,一年内有近9个月时间在国内外实地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