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寿与国家电投在北京签署债转股增资协议,中国人寿出资80亿元对国家电投下属公司中电投核电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增资款用于偿还债务,助力企业降负债、去杠杆。事实上,该债转股项目是中国人寿资产公司与国家电投继2017年成功合作青海黄河债转股项目后,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成果。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已经投资多个债转股项目,投资总规模达580亿元。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鼓励相关机构参与市场化债转股的通知》,鼓励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参与到市场化债转股中来。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债转股实施进程中,愈发强调市场的作用。如果要在更大范围内化解我国实体经济的高债务杠杆问题,需要依靠稳增长以及促改革的政策来提升实体经济的回报率。使资管公司通过债转股获利的同时,扩大资管公司退出渠道,才能更顺畅地实施市场化债转股。
国家发改委财金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高企,是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的重大风险隐患。而市场化债转股是企业降低杠杆率、补充资本的一把利器,也是推动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剥离无效资产、聚焦主业的重要突破口。因此,在支持实体经济去杠杆、降负债以及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方面,债转股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
有专家表示,阻碍债转股业务发展的一大问题是资金体量小,截至目前,我国债转股的参与主体多为银行系资金,体现出明显的政策性导向,资金来源仍显单一。市场化债转股的方向确立后,相关金融机构参与市场化债转股的积极性明显提升,加之相关配套政策逐步出台和清晰,市场化债转股签约项目不断落地,正处于稳步推进过程中。
据国家发改委初步统计,截至2018年12月4日,市场化债转股签约项目总数达226个,资金到位金额为4582亿元,资金到位项目数142个,资金到位率为25%。已签约的企业主要是地方国有企业,签约数为130个,资金到位金额为2291亿元。今年以来,市场化债转股签约项目总金额为1711亿元,参与债转股的民营企业显著增加,签约金额达到250亿元。
有专家指出,债转股不断签约落地,资金到位率提升,意味着这一旨在缓解高负债企业长期债务压力的政策设计开始发挥效力。从效果而言,债转股是手段,不是目的。在推进市场化债转股中应当提升两方面激励,一是通过合理的参与退出机制,做好相关政策配套,激励更多的机构参与债转股;二是债转股企业在降低负债率和杠杆率后,应当着力于改进公司治理,形成长期业绩预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负债合计63.7万亿元,增长5.9%;资产负债率为56.7%,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9%。另有很大部分民营企业负债率高企,由此可见,我国宏观经济的负债率仍然较高,需化解的债务数额巨大,目前市场上可用资金承担了巨大压力,鼓励银行、保险、证券、基金和外资等机构积极协调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债转股,有助于拓宽债转股的资金来源。
将参与债转股业务的市场主体由商业银行扩展到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意味着相关利益主体和利益分担机制逐渐成形。而将险资“纳入麾下”不仅可以增加债转股市场资金体量,更能有效缓解险资长期资源配置问题,提高资产匹配度,为债转股市场引入新鲜血液。
很多机构对参与债转股的顾虑是退出渠道不够完善。债转股的退出方式其实并不少,但操作周期较长,3至5年的概率较大,有些甚至长达10年,因此,将具有长期资金的保险类公司纳入债转股的主体范畴,可以为不良资产的跨周期处置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障,可以有效缓解资金募集和投资期限错配的问题。
尽管险资在债转股市场中存在一定优势,但仍然面临很多挑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院副主任朱俊生认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拟实施债转股的企业通常都是已陷入困境的企业,仅依靠注入资金,而不是从根本上转变企业既有的经营机制,将导致保险机构的股权投资面临较大的改制风险、定价风险和退出风险,这与险资追求稳定、规避风险的属性不一致。
除此之外,保险机构参与债转股项目的障碍还在于,在债转股市场中,保险机构缺乏相应的人才储备,特别是法律人才的储备,债转股项目中涉及诸多复杂环节,而目前多数保险机构缺乏相关经验。险企如要在债转股市场实现突破,还需加大政策的持续引导激励,同时需要提升项目评估和风控能力。预计未来险资债转股落地项目的数量和规模都会有所提升。(见习记者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