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苏州9月3日电 (记者 钟升)“请问立新小学的教学临时安置点是不是这里?”“南门!哪边是南门?”3日,开学第一天,在因“隔离墙”事件而备受关注的苏州立新小学教学临时安置点门口,挤满了前来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家长们的脸上,忧虑、困惑、期待与不安相互夹杂着。
此前,有媒体报道苏州市一所以外来务工子女为主的立新小学校舍被出租方收回,800多名学生将被安排到当地的公办学校勤惜实验小学校(简称“勤惜实小”)继续学业,而两校的学生们被相互“隔离”开。此事一经报道,立刻引发了公众激烈的讨论。随后,姑苏区文教委表示,两所学校将各自实行独立管理、独立校舍、独立师资、独立学籍。分隔校园是为了明确两所学校的安全责任归属,落实长效管理,并无歧视之意。
用来隔离的栅栏上挂满了盆栽,成为一面“景观墙”。 钟升 摄
在苏州务工的王女士1日刚把大女儿送回老家读初二,又急忙赶回苏州张罗小儿子的开学事宜。她介绍,自己此前并不知道立新小学校舍被收回的事,“直到22号才在家长群里看到群发的消息,连个电话通知都没有。假期时学校要求交了500块钱,后面又交了1000元的杂费。剩下的费用什么时候交也不知道,只被告知‘之后再说’”。
“现在还没弄清楚情况”是立新小学学生家长们最常说的一句话。他们认为学校和教育部门缺乏与他们进行信息的沟通,匆匆忙忙就把孩子安置在新的校舍。
楼梯口配置了引导员对孩子们进行引导。 钟升 摄
家长罗先生说:“现在的教室看着是比以前好多了,但还是希望学校能尽快找到一个自己的新校舍。现在开学了不好转学,今年读完后,看具体情况,可能还是让孩子回老家读书吧”。但他也抱有一丝期待,“以前学校里的老师水平还是差点,教书不行。听说现在安排的都是有(教师资格)证的老师,也许能让孩子的成绩提高一些”。
走在教学临时安置点里,记者看到一楼沿中庭的走廊都已用方格状的栅栏围起,上面挂满了盆栽,将单调的栅栏变成了一面充满绿意的景观墙。通往勤惜实小教学楼和操场的通道则以卷帘门隔开。据姑苏区文教委教育处处长曹铃说明,卷帘门与学校的安全监测系统实现了联动,遇到紧急情况时会开启,方便学生撤离。
相比家长的各种心思,孩子们却对新环境毫无怯意,教室里欢笑声不断。一名三年级的孩子表示,自己很喜欢新校舍,“教室比以前更亮堂了,而且周围有好多树”。另一名孩子指着黑板上的投影兴奋地告诉记者:“以前我只在老家的好学校里看过这个,现在我的教室里也有‘高科技’了!”
教室里的投影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 钟升 摄
曹铃介绍,自今年7月31日法院判决立新小学将场地及校舍腾空后。姑苏区文教委马上为孩子们的安置准备了预案,通过谨慎的评估,选定了目前既有空闲的校舍场地,且距离原立新办学点最近的勤惜实小作为教学临时安置点。随后为教学临时安置点的全部新教室调配好了桌椅,并约谈了学校的每一位老师,保证部分合格教师自愿留下继续授课。孩子们的午饭配餐工作也已安排到位。
现在,除去部分跟随父母务工流动的孩子,立新小学剩下的700多位学生基本上已全部到校上课。教育部门为教学临时安置点安排的26位持有教师资格证的正规教师也已到位。曹铃表示,文教委的5人工作组已进驻学校加强监管指导,确保平稳过渡。近期还将组织家长的沟通交流会,并安排家长参观,消除他们的顾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