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敏演唱会后合影。 受访者供图
第一排左三为裴兴国老人。
大田湾体育场,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座甲级体育场,也是重庆体育的图腾。
每个故事都有开始的地方,重庆近几十年的体育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大田湾体育场,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座甲级体育场,1951年在贺龙的主持下修建,占地12万平方米,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十大建筑之一,也曾经是前卫寰岛、重庆隆鑫、重庆力帆等甲A或中超球队的主场,这里成为重庆体育的发端,也成为重庆体育的图腾。随着时间的推进,大田湾开始转变自己功能。与此同时,面积更大、功能更丰富的各个现代化场馆在重庆涌现,越来越多的社区体育场地也给市民增加了锻炼的便利。这座城市,因为运动,而生龙活虎。
市民义务填土打地基
1956年,大田湾体育场竣工,占地12万平方米,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座甲级体育场。大田湾体育场建成两年后,当时28岁的裴兴国被调到体育场工作,从此与这块场地结缘,并奉献了自己接下来的人生岁月。
他担任过大田湾体育场的副场长,退休后还在大田湾看守了十多年的停车场。即将88岁的裴兴国,依然能回忆起当年的情形。
解放初期,重庆百废待兴。1950年,贺龙来到重庆办公,开始主持修建大田湾体育场。此前在视察时,贺龙认为重庆有220万人口,没有一座像样的集会场所怎么行?于是,西南局的邓小平、刘伯承、贺龙三位领导,同军政委员会的同志商议决定,在重庆市修建供劳动人民集会、运动、娱乐的场所,其中就包括大田湾体育场和重庆市体育馆。
裴兴国老人回忆,在体育场开始修建之前,大田湾还是一片山沟,需要填平。因此,市政府发动机关干部和市民参加义务劳动,将跳伞塔旁的山坡推平,再用推平山坡的土填到大田湾的沟壑里。“硬是用双手推山和填沟填出来的。”
碉楼上挂记分牌
“那时就在大田湾体育场工作,组织各种比赛,让大家参加。”因为时间太长加上年纪已大,裴兴国对于具体的数据已经记不清楚,但表示当时组织的乒乓球、足球、篮球和排球比赛,市民的参与热情非常高。“那个场面,热闹!”为了更好地为赛事服务,裴兴国还考取了篮球裁判证,吹罚比赛。
场地中间是大型草地足球场,足球场外圈,是木屑铺设的300多米履带式白色跑道,内圈是红煤屑铺筑的400米红色跑道,两侧还有两条助跑道。在当时,大田湾体育场是堪称亚洲一流的体育场,但与如今的现代体育场相比,还是显得“简陋”一些。
“那时没有电子记分牌,打比赛都是手动翻分。”在大田湾体育场的入口两侧,一边有一栋标志性的碉楼,裴兴国回忆,在那个没有电子记分牌的年代,当进行足球比赛时,比分盘就挂在碉楼上:“进一个球,我们就去翻一下比分牌”。
变身足球和演唱会圣地
1997年初,前卫寰岛正式落户重庆,主场就在大田湾,从此,大田湾体育场开始迎来了新的阶段。同时,大田湾体育曾经也是重庆大型演出的举办地。那段时间,夜间的大田湾,热闹非凡。
“那个时候,要去看球的人多得遭不住。”裴兴国回忆道,那时整个体育场只能坐4000多人,球票供不应求。“第二天的比赛,第一天晚上就有人去排队了,而且还是通宵,带着凉板席去排队。”每场比赛,裴兴国都要提前去大田湾体育场值班和收票,“7点的比赛,下午4点就要去球场维持秩序了。”
“那时我们还会收到全国各地粉丝寄给明星们的信。”裴兴国的女儿表示,费翔当年在大田湾体育馆开演唱会时,大田湾的收发室会收到无数粉丝来信,“希望能有人把信带给费翔”。
从1998年开始,大田湾体育场成为重庆最火爆的户外大型演唱会举办地,王菲、黎明、张学友等天王天后以及内地摇滚军团、齐秦等明星在此俘获了众多歌迷的心。见证了当年演唱会火爆场面的资深媒体人聂女士说,1998年-2000年前后,大田湾的演出市场异常红火,摇滚、流行音乐、音乐剧等各种表现形式轮番上演,年轻人以能在大田湾体育场看上一场演唱会引以为荣。
功能的转换,不变的图腾
随着时间的推进,大田湾开始逐渐转变功能,但它在重庆人心中代表的体育和全民健身的图腾,却永不磨灭。
退休后,裴兴国老人依旧没有离开大田湾,除了继续住在大田湾以外,还在大田湾看守了十多年的停车场。如今,老人因为腿脚不便已经很少出门,但他依然知道大田湾的情况。“现在修得更好了,有了更多的全民健身场地和设施。每天晚上都很多人跳舞,我都知道不少从大坪和李子坝专门过来的。”
顺着跳广场舞的场地往前看,就是大田湾体育场。曾经热闹非凡的场地,如今在真草球场的基础上,改建出了7个五人制足球场和1个八人制足球场,每块球场之间都设置了围网,搭建灯光让球场成为灯光球场并延长了开放时间。“重庆的真草足球场少,对外开放的更少。”来自九龙坡的足球爱好者林飞表示。
同时,操场的塑胶跑道,为市民跑步和散步锻炼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今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有550名市民参加的夜光跑活动,就在大田湾体育场进行。同时,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所属场馆免费开放,参加活动的群众还将通过多渠道获得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各场馆优惠体验券,享受更多的全民健身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