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刘岩。
开栏的话
技能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大力培养、选拔、推崇技能人才,对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有着重要意义。本版从今日起开设《技术明星汇》栏目,集中报道在生产一线、技能培养或技术研发等领域身怀绝技、潜心钻研、创新创效的技能人才典型,敬请读者关注。
一米八的大个儿,身材挺拔,剑眉凤目,神色沉稳——作为中国一汽集团的“技术新星”,刘岩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就“挺打眼”。
今年1月,37岁的刘岩从北京人民大会堂捧回“全国技术能手”桂冠——去年8月,在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他勇摘钳工组金牌,成为这一传统工种的新科状元。
实际上,从市赛,到省赛,再到国赛,刘岩可谓“连中三元”。说起自身的技术逐梦之旅,他连用了几个“最”:“爱好是最强劲的动力,苦练是最可靠的路径,师傅是最信赖的榜样,冠军是最美丽的回报。”
“破坏王”寻得名师
刘岩对机械加工制造技术的热爱,可以说是“与生俱来”。
“我父亲、大伯、两个叔叔,都是技术工人,打小我就爱看他们鼓捣各种工具干活,觉得很神奇,家里小到闹钟,大到冰箱电视,我小学起就偷偷拆了个遍,琢磨其中原理,再想办法安装上,为此没少挨打,但我仍然不停地拆。”刘岩对记者笑语,“后来,家里实在没啥可拆的了,我就自己攒钱买复读机、DVD、游戏机等回来拆。没办法,控制不住,就是喜欢!”
初中毕业,刘岩报考了技校,并将钳工专业确定为主攻方向。2001年,他技校毕业,被分配到一家民营企业工作。当时该厂有位一汽退休老技工,很喜欢心灵手巧的刘岩,时常鼓励他去一汽集团这样“人才济济、设备先进”的大平台发展。渴盼不断精进技术的刘岩,动了心。恰巧此时,一汽技工学校发布招生信息,已拿到中级钳工证的刘岩,毫不犹豫地参加了招考。
“我深知这次求学机会有多么重要,我要通过加倍努力取得最好成绩,争取进一汽!”技校“回炉”期间,刘岩刻苦学习,接连将长春市技能竞赛钳工组第一名、吉林省职业竞赛钳工组一等奖收入囊中,成为学校响当当的“红人”。
2005年,刘岩再次迈出校门之际,一汽向他敞开了通往梦想的大门,而且,集团内众多子公司随他挑。刘岩斩钉截铁地选择了铸造公司,“李凯军在一汽铸造,我就去铸造!”
中华技能大奖得主、全国劳模……在刘岩眼里,李凯军一直是“偶像”,在校读书时,他就听过李凯军的精彩授课,心中早就认准了这位“师傅”。
“人品决定产品,细节决定成败”。入厂后,李凯军的言传身教、严格要求,让刘岩有了全方位的成长。也正因一贯表现突出,入厂仅1年,刘岩就被一汽以“高技能人才”身份从劳务工破格转为正式工。
“通过在李凯军高技能传承班和专家工作室的学习,这些年,我技艺不断提升,还完成了专科、本科学业,圆了大学梦!”刘岩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无比明智。
手握 “金刚钻”,敢揽“瓷器活”
真金不怕火炼。2006年,刘岩报名参加一汽集团百工种技能大赛,赛前正赶上厂里大干,为不耽误工作,他找到一汽技校,要来实习厂的钥匙,每天加完班后,跳墙翻进学校,按照师傅平日的悉心指点,从晚9点一直练到凌晨2点,睡几个小时接着去上班。最终,他以超群实力成为一汽最年轻的“钳工状元”。
盲配钥匙、鸡蛋刻字……这些有名的钳工绝活,刘岩样样不在话下,修旧如新,更是他屡为企业建功的王牌技术。
模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常有磕碰掉肉现象,补焊后,需打磨。这些模具多是用数控机床加工出来的,精度极高,而刘岩能在缺乏厂家图纸及数据的情况下,单靠手头经验,将待修模具打磨得丝毫看不出补焊痕迹,功力之深,已至“人刀合一”之境——他能用锉刀在5分钟内锉好一个50毫米×10毫米的平面,且误差不超过一根头发丝的十五分之一。
“锉刀功,是钳工的基本功。通过多年摸索,一刀能锉下去多少,我了然于心,所以,即使盲锉,一样快且准。”刘岩平淡的语气中满是自信。
顶尖钳工高手,对锉刀本身的毫厘之差都锱铢必较。在刘岩看来,新锉刀的齿太快,会锉得物体表面粗糙,使用3轮过后,分寸才是最好的,而用到第5轮后就该扔了。可在厂里,刘岩淘汰的锉刀,很多工友都会当宝贝一样疯抢。
依靠一身绝技,刘岩干的活,是连数控机床也加工不了的高精度复杂零件。同时,艺高人胆大的刘岩,还立足岗位积极创新,他总结出的“模具装配反推法”,一举提高发动机缸体模具安装工效的20%,已被车间编成操作指导书。
进入一汽13年来,刘岩先后发明创新成果80项,累计为企业创效超过1000万元。
国赛拼出“高光时刻”
2018年8月,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在南京设下擂台,与五湖四海高手同台“论剑”,刘岩期待已久。
纵使早为“沙场老将”,此番出征前,刘岩还是付出了超乎常人想象的努力——在参加一汽集团为参赛选手组织的封闭训练之余,他又在家附近租了个车库,自费购置各种工具和书籍,建立了一个钳工工作室,每晚进行加强训练。
由于练习频率过高,刘岩手指肿胀、手上皮肤磨损严重,吃饭时拿筷子都疼,但为了保持精确手感,他坚持操作时不戴手套。因劳累过度,腰和颈椎也开始吃不消,他就贴上止痛膏药,然而,天气炎热,大量出汗,膏药根本粘不住,他便穿一件紧身衣服把膏药压住。为有更多理论学习时间,他还放弃了开车上下班,改坐班车,利用坐车时间看书。
天道酬勤。刘岩不负众望,有惊无险地夺得了心心念念的冠军。
“冠军就是最美的回报!”抚着手上大大小小10多处疤痕,刘岩由衷地对记者说。
迄今为止,刘岩已带过10多个徒弟,去年11月,他的徒弟包揽了一汽铸造钳工大赛前4名,多人获评“吉林省青年技术能手”。如今,刘岩工余还经常到一汽培训中心为集团各厂钳工授课,他说:“我希望像我师傅那样,带动更多人助推中国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