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涉嫌阴阳合同就是明星利用大小合同“逃税”,这事情被娱乐圈新任“纪委”崔永元在微博曝光,对这一事件,税务总局反应迅速,网络舆情风暴后,马上责成地方税局严查。
到底阴阳合同的目的是逃税,避税还是其他,这个其实还是没有定论的,所以大家注意弘叔用了“涉嫌”。
但是明星这个高收入群体的身份,大额合同分拆,便引向了涉及税务处理方面的嫌疑。
避税和逃税,这是两个性质的概念,一个合法不合理,一个违法。如果是违法,那没什么可说的,直接查处就是了。但是弘叔想聊的是一个值得每个人关注的话题:我们的税制是怎么让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
最近弘叔比较忙,周末两篇稿子都是半夜码出来的,结果还是把文章码长了,为了方便大家快速阅读,主要观点会直接标蓝。
怎么看懂中国的基尼系数
贫富差距有没有指标,当然有,先看个数据。
这个是中国统计局给出的中国2003到2016年的基尼系数。讲解一下怎么看这个指标,第一、基尼系数在0—1之间,系数越小社会收入越公平,越大贫富差距越大,世界公认0.4已经是警戒线;第二、一般发达国家也只在0.24-0.36之间。
国家统计局给出这个曲线的意思是想让大家理解趋势性的变化,但是有了上面两条,你看到的是什么信息?
其实还有第三条,就是除了官方数据,还有民间数据,前些年西南财经大学的报告说2010年中国基尼系数达到为0.61,这个数据如此惊世骇俗,大家不妨按自己的切身感受去理解。
我们的贫富差距为什么会这么严重?答案是现行的税制倾向高收入群体,甚至有隐形免税。
高收入群体的税收腾挪办法
税制倾向高收入群体的第一个证据:高收入群体拥有多样的避税手段——高收入群体收入来源多样,收入可以在不同来源之间转移,而工薪阶层收入来源单一,基本没有避税空间。
不同的收入来源,税率是不一样的,个人工资薪金所得最高边际税率是45%,但是如果是把劳动报酬包装成上市公司的股权,比如一些明星的避税方法就是,影视上市公司收购明星的工作室,把演出费用变成了股权支付给明星,然后明星抓住不同地方税率不一样(地方税务优惠竞争)的空子,把持股公司注册到霍尔果斯这样有税收优惠的地方,最后要交的税非常低。
低到什么程度?弘叔听说过的案例是加上税和中介费在内总费用低于10%。
这样的结果是,收入越高,税率越低。现在我们的个人所得税其实已经沦为针对工薪阶层收的税。
这个问题国税总局知不知道?答案是早就知道。
早到什么时候?弘叔简单翻翻,国税总局2005年制定了《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其中第七章的标题就是“加强高收入者的重点管理”,里面专门罗列的高收入者就有“影视明星、歌星、体育明星、模特等高收入个人”。
现在问题解决了吗?显然没有。否则就不会有崔永元微博炮轰,国税总局顺藤摸瓜了。
问题存在这么久,有没有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早在二十二年前就定了,那就是把现在的“分项课征税制”改为“个人所得税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但是到现在都没有执行。
现在的“分项课征税制”简单直接,你工资要扣多少税,分红要扣多少税,一项一项地收,根本不考虑你个人的真实情况。这种征税方法是在来源收,也就意味着你只要想办法突破了来源的监控,钱到了你手上就不存在所得税的问题(比如大额报酬只收现金就有可能是为了逃避交税)。
“个人所得税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则是先归总你各项收入,再根据你的整体情况,比如赡养老人,子女情况,有没有长期病患之类的,再确定你的个人所得税税率。
一种是一刀切的,从来源收税;一种是个性化的,按人来收税,简单比较一下就知道,哪种税制更公平合理,在“个人所得税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下,至少能够堵住大部分高收入群体的税收漏洞。这种税制唯一难点是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方法技术要求复杂,征税成本高。
但即使再复杂,也有大把先例——美国德国等国家一直是这么干的;技术手段完全具备——只要计算机联网,干这活一点难度都没有;准备时间足够长——我们确定这个改革方向也已经二十多年了。
个税改革最早可以追溯到“九五规划”,里面的表述是“建立覆盖全部个人收入的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九五规划”是1996年通过的。后面的每一个5年计划都有这一项表述,十三五规划也不例外,只是口径变得略有迫切感,新口径是“加快建立”。
很多人以为zf做事情是很快的,比如说去库存,瞬间就搞完了;说要去产能,马上就停产了,但看看个税改革的进度,快不是必然的。(什么类型的政策会快,什么类型的政策会慢,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弘叔下一篇文章会公布自己的看法)
劫贫济富是怎么发生的?
税制倾向高收入群体还有第二个证据,那就是对高收入群体隐形的减税。
个人必须要交的税,表面上只有个人所得税,真实情况是,算在个人头上的税比所得税多得多。在消费过程中,你还要交一轮税。
弘叔先扯远一点,简单说说历史。
计划经济时代,一切公有,没有税的概念,更没有个人所得税的概念。时间长了,不需要交税的意识就养成了,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我们会选择收间接税。因为间接税是静悄悄就收了,个人缺乏感知,所以收起来成本低,没阻力。
什么是间接税?间接税就是税务负担可以转嫁的税收,一般来说就是税虽然从企业那里收,企业再把税算在价格里,让消费者买单,其实还是个人要交的税(和间接税相对应的就是直接税,直接税是被收税的人自己要负担的税)。
中国现在有18个税种,但是对财政影响比较大,也就是过万亿的,只有增值税(营改增完成之前还有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下面表格是2016年的全国税收收入构成的主要税种。
上面这5个税种里,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营业税都是间接税,三大税种占到全国总收入的一半,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是直接税,只占不到30%。其实18个税种里,大多数都可以认为是间接税,而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收的,最后落到针对个人的直接税,主要是个人所得税。
间接税比例太高其实就是给富人免税。逻辑是:间接税跟消费直接挂钩,富人消费占收入比例低,穷人每月花光光还不够用,结果会怎么样?穷人挣的钱都花了,意味着这一轮收税,穷人的100%收入都有交对应的税,但如果富人衣食住行只花了30%,就是富人只有30%的收入需要交对应的税。这就相当于给高收入群体大比例免税。其实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富人的收入中一直只有小部分交税,这种情况日积月累在发生,改革开放都快40年了,富人收获了时间的玫瑰,两极分化就形成了。
这种情况什么时候能改变?个人所得税改革尚且22年都推不进,从间接税为主转向直接税为主,那更是连计划都还没有。
经济高速增长,国库充实的时候,一切都不是问题,但上一篇文章【光伏补贴神转折的大背景】里,弘叔已经给大家罗列了财政赤字的状况,现在情况已经不容等待,哪里的税源还可以深挖?答案很明显。
是时候要啃硬骨头了。
最后,说说对最近大事件的观察:
周末地球上主要的大国都在开会,这么多大佬勾兑了一遍,肯定是有一些协同会达成的,但有价值信息不一定在公开声明里。成果是啥,得后续观察。
下周很热闹,重要的事情都纠缠到一起了,不确定因素很多的一周:
1、612特金会;
关注点:弘叔一直提醒大家关注朝方无核化和美方弃核两个诉求之间的差异。
2、北京时间的614是美联储议息结果公布的时间;
关注点:加息是预期内的事情,除非加息幅度超预期。
3、美国时间6月15日前(北京时间16日),美国会宣布对500亿美元的进口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最终清单;
关注点:预期是美国会最后时点急踩刹车,如果真的发生了,说明中美第三轮谈判失败。后果很严重,高度注意其中风险。
4、614世界杯揭幕。
中国A股历来都有大会魔咒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