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喀斯特地貌风光。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覃德志 摄
木论喀斯特风光。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覃德志 摄
牛角寨瀑布。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覃德志 摄
分龙节盛况。资料图片
分龙节盛况。资料图片
广西新闻网环江6月29日讯(记者 覃铮) “到处是人山人海,”27日下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旅游局局长郑志咏向记者介绍今年分龙节暨第二届世界自然遗产文化旅游节的“空前盛况”:“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大约有20万人次慕名前来参观节庆期间举办的各项活动。”
以“世遗环江•神秘毛南”为主题的2016年广西环江毛南族分龙节暨第二届世界自然遗产文化旅游节于6月18日在环江开幕,至26日落幕,历时9天,安排有18项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引得游客纷至沓来。环江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自成功“申遗”两年来,该县接待游客量以每年同比超过20%的速度递增,2015年游客量为72.2万人次,今年1-5月份的游客量为34.5万人次。
“进步比较快。”郑志咏自我总结:“环江旅游业发展状况还可以概括为‘底子厚、基础差、起步晚’这九个字。”
他具体解释说,“底子厚”主要指:环江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总面积为4572平方公里,境内有木论和九万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2%,山青水秀,生态优良;县里瀑布秀美、峡谷险峻,天坑幽深,拥有5A级木论喀斯特生态旅游区、5A级文雅天坑群景区、4A级牛角寨瀑布群景区等几十个在开发、待开发的高品质景区景点,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环江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毛南族人口为5.9万人,约占全县总人口38万人的14.38%,一年一度的分龙节是毛南族人民最盛大而特有的祈福保丰收的传统节日,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且独特;环江“五香(香猪、香牛、香米、香鸭、香菇)”等产品享誉中外;毛南族花竹帽、毛南傩面具等精美的民族工艺品备受游客青睐…… 全县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具备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条件。
“基础差,主要是指我们境内先前的交通不太便捷,旅游接待能力与服务水平有限。”郑志咏接着解释道:“起步晚,主要是指在成功‘申遗’之前,环江优势旅游资源大多‘养在深闺无人识’,还没有实质性的开发、利用与建设。”
郑志咏介绍,随着近年来环江实行“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富县、文化活县”的发展战略,以2010年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地”为新起点,环江旅游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2014年6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由广西桂林、环江、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作为扩展项目联合申报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项目通过大会表决,正式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环江与桂林同时成为广西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这极大提升环江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环江旅游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自此,环江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宜居、休闲养生、文化绚丽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目标,全力唱响“世界自然遗产和神秘毛南文化”两大旅游文化品牌,通过大力实施旅游道路基础设施攻坚战,先后投资1.2亿元开建了7条共长48公里的旅游公路,还全面启动“乡乡通二级路”工程,打通景区间道路,解决发展旅游业首先遇到的“瓶颈”问题。同时加大旅游项目的招商力度,先后引进广西常青百里画廊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黎东置业开发有限公司分别开建文雅天坑景区、环江城市综合体等项目,仅这两个项目预计投资就达30多亿元。
在旅游项目建设方面,持续推进牛角寨等景区景点升级建设;打造老野山庄等乡村旅游;将牛角寨、文雅天坑、木论喀斯特等核心景区串联成旅游环线,争取到2020年建成中部旅游区,推动全县旅游业跨越发展。
为提升旅游品牌形象,环江通过各类媒体“广而告之”;完成《飘香环江》等多部专题片的拍摄并成功开播;在区内多条高速路上,设置16幅以“世界遗产 大美环江”为主题的大型户外广告牌;在环江开往各地的客车和南宁、柳州等地公交车上投放广告。同时,通过邀请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专业龙舟队伍来参加分龙节期间举办的国际龙舟赛等活动,大力提升分龙节的档次和影响力;还通过“走出去”参加在上海、深圳、昆明等地举办的各种旅游推介会,积极向世人充分展示神秘的毛南文化、民俗风情和环江秀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风光。
随着环江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该县旅游综合消费指数也节节攀升,2014年为5.33亿元,2015年达6.73亿元,今年1-5月为3.5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