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科技研发的40年跨越:从跟踪仿制到自主创新

admin 2018-12-07 17:00:51 导读

导读 : 改革开放以来,航空工业在立足自主研制的基础上,坚持对外合作,坚持跟随创新、集成创新与原始创新协调并重,实现了航空科技研发从跟踪仿制到自主创新的跨越。 40年来,航空工...

改革开放以来,航空工业在立足自主研制的基础上,坚持对外合作,坚持跟随创新、集成创新与原始创新协调并重,实现了航空科技研发从跟踪仿制到自主创新的跨越。

40年来,航空工业共获国家科技奖365项,其中,一等奖25项、特等奖7项;获国防科技奖6747项,其中特等奖6项;专利申请超过6万项,其中发明专利近4万项;累计专利授权近3万项。

坚持科研先行,强化创新基础

1978年,航空工业历史性地提出要“科研先行”。此后,经过不断的探索,航空科技发展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先期技术开发、演示验证到工程发展的科学路径。航空科研投入也从完全依靠国家转变为国家投入与自筹并重。

“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抓紧推动科技创新和进步。”

—— 习近平

早在1985年,航空工业就设立航空科学基金,支持在新的科学技术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探索研究。通过自筹资金,航空工业开展了以“鹘鹰”、“翼龙”等代表的重点项目研制,提前突破关键技术,探索了航空装备加快发展的新途径。

“翼龙”Ⅱ无人机的打靶试验

“翼龙”Ⅱ无人机的打靶试验

“鹘鹰”多次亮相中国航展

“鹘鹰”多次亮相中国航展

仅近五年来,通过设立航空科技创新基金,累计投入数十亿元,支持各类科研项目500多项,在航空科技前沿领域与国外强者展开竞赛,一些领域已有重大突破。

完善科研基础设施,保障科研高效运行

通过40年的持续发展,构建了由航空研究院、27家科研院所、46家国防及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7家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和2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组成的高水平研发体系,形成了能满足风洞、强度、结构等航空试验的基础设施。

我国第一座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FL-62风洞

我国第一座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FL-62风洞

通过加快“两化”深度融合,建设了多项目并行协同数字化平台,建立了异地多厂、所协同研制体系,构建了从需求、设计、制造、试验等全过程的三维数字化应用体系,极大提升了型号研制的效率和质量。

运20研制中采用了在线关联设计技术、基于MBD的全三维设计制造技术、数字化异地研制平台等大量数字化信息化的先进手段

运20研制中采用了在线关联设计技术、基于MBD的全三维设计制造技术、数字化异地研制平台等大量数字化信息化的先进手段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开豪车在城区道路漂移 车主已去交警部门接受调查
下一篇:乔庄镇开展“科技专家进校园”科普报告会活动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