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酉阳自治县涂市乡水稻种植专业技术协会会长、酉阳县泰久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酉阳县农技协联合会理事、重庆市农技协联合会理事的杨万才,在他55年的人生经历中,有大半以上的时间投身于科普工作,数年如一日,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受到县、市、国家表彰,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杨万才赶场为村民宣传科普知识
早些年,家乡的“穷”一直是杨万才心上挥之不去的痛,不仅是物质上的“穷”,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穷”,乡亲们的观念保守、知识匮乏,导致“穷”根难除。怎样做才能尽快改变现状?杨万才经过多方考察认证,决定走农业科技化产业化道路,创建农产品品牌,带领家乡的百姓走出一条科技致富之路。
勇于先行先试 强化科技支撑
传统的水稻种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求。为了寻求突破,他多次外出考察、四处学习充电,在摸索中不断前行、从失败里总结经验,终于创新了涂市绿色(有机)稻米的发展模式,提出了适宜涂市地区发展的“1431”绿色(有机)稻米产业化运行机制:围绕绿色(有机)稻米安全优质创品牌这一目标,以耕地、品种、肥料、农药四个关键点为标准化生产重点,以认证、品牌营销、质量追溯体系三项措施为保障;以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经营方式,实现绿色(有机)稻米优质高效;同时加快绿色(有机)认证,全力打造涂市绿色稻米品牌。
在“生产规模化、基地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品牌化”思路的指引下,在杨万才的带领、发动、组织,涂市乡水稻种植迈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目前注册有“涂市”、“涂市天福”两个大米商标;产地环境、稻谷通过绿色食品检测。通过改用农家肥和测土配方施肥和生物农药,提高了品质的大米,受到消费者青睐,产品销往重庆市主城及周边地区。“涂市天福”香米,卖到8元、20元一斤,农民每种一亩田可增加纯收入1000元以上。
他还对涂市气象做了10年记录,目的是要在涂市气候环境下总结出适合当地的农业技术、品种资源,以指导该区域的农业生产,引导当地农业从高产型向高质型转变。
提高自身素质 更好服务大众
杨万才还订购《中国稻米》、《有机稻》、《有机农业》、《有机食品标准法规与生产技术》、《中国植保》、《中国特种稻》等水稻栽培管理相关杂志、书籍及行业法规,从中学习技术和规范,并将书本知识运用到生产过程中,学习掌握科学的栽培管理方法。他还自费把稻谷拿去检测机构检测,结果亮了: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都低于绿色食品的检测限值,并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从中,杨万才看到了我们祖先种了几千年的水稻,在自己手中,将会变成一个金光灿烂的产业。
随着水稻种植技术不断成熟,为了带动更多村民致富,2009年6月,杨万才发起组建酉阳县泰久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之初,才5户农民、100亩稻田,从品种选择、农资配套到田间管理,杨万才都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当年合作社稻谷亩产达1000斤,收入35万元,平均每户纯收入7万元,合作社成员心中乐开了花。
看到合作社的收入后,群众纷纷要求加入,目前合作社成员已达356户,绿色水稻种植面积达1350亩,带动周边农户使用绿色技术种植水稻3687亩。“涂市天福”牌香米市场价达8元/斤,已远销重庆主城,且供不应求,带领了更多群众走上了水稻绿色种植、科学种植致富之路。
杨万才学习技术的另外一目的,就是为了把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2013年,杨万才发起成立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涂市乡水稻种植专业技术协会,他任会长,亲自带领协会成员在涂市、麻田、涂家寨、钟岭、地灵、大杉等村召开院坝会,宣传水稻种植技术;赶场天还带领协会成员向群众发放水稻科学种植宣传资料;一年举办两次农技培训班,教授种田技术;并多次亲临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的稻田,现场查看水稻病虫害情况,指导村民防病治虫。
传播农业技术 灌输绿色理念
杨万才想,不仅要自己富起来、身边的亲人朋友富起来,还要辐射周边乡镇、带动全县贫困户依靠科技的力量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他通过请专家办培训班、开座谈会、办科普专栏、开展科普宣传等等一系列科普活动向农民传送农业技术,分别服务到涂市镇的10个行政村、麻旺镇的5个行政村、龙潭镇的5个行政村。据不完全统计,受益群众达3586人次;累计服务面积14648.5亩;发放科普宣传资料13521份;办科普专栏35个;开办科普讲座22次;开办科普培训班16次;培育科技示范户28户。2012年,承担农业部酉阳县水稻万亩高产创建中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取得圆满成功,当年所在的涂市乡受到重庆市农委“粮食产业先进单位”表彰,酉阳县获国家农业部“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表彰。2017年,建立了涂市镇1200余亩绿色食品稻米示范基地,同年无偿指导、培育科技示范户21户。他还积极参与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大型活动;组织了县、乡级大型科普活动8场。
目前,协会共吸纳涂市镇的贫困村——麻田村110户农户为协会成员,定期对他们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指导到田间地头;协会还对他们购买的种子、肥料补助50%,农药免费,并帮助他们把产品销售出去、提高收入,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杨万才说:“老百姓有千千万万的需求,只要是力所能及,我都愿意为他们服务。”
赵子英 涂银燕 酉阳县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