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读世界科技强国发展之路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创新发展 风云际会
前沿
进入新时代,中国吹响建设科技强国的集结号,中国科学院约请国内顶级专家解读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俄罗斯逐梦世界科技强国的经验与启示,并在《中国科学院院刊》推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专刊。
英国:基础科学提供发展原动力
刘云(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21世纪以来英国建立科技与产业之间的协同机制,将基础研究优势转化为创新动力。
英国作为科技强国和工业强国的崛起与其深厚的科学积淀密不可分,英国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反映在不同时期的科技政策中;英国的高校重视精英教育和基础研究,拥有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和实验室;科研活动受到政府双重资助体系的支持。这些条件使得英国更利于产生基础性、理论性的科学突破,在基础研究领域保持高效率的产出和世界领先地位。英国在生物、空间、新材料等领域的卓越研究成果有力地支撑了生命科学、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与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科学基础是英国技术创新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法国:顶层设计 实现“辉煌三十年”
邱举良(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原常务副局长):二战后,戴高乐将军围绕国防安全和国家意志积极创设国立科研机构,努力建设独立自主的科技创新体系,并持续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顶层设计,重点围绕国立科研机构设置、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基础研究、科研环境建设、成果转移转化、科技评价和国家创新战略布局八个方面建设科技强国,使法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实现了“辉煌三十年”。
无论从自然科学领域的诺奖和菲尔兹奖的数量、科技论文数量、科技专利申请数量,还是从航空航天、军工制造、高速列车、精密仪器、农业器械、生物制药、核能、汽车等工业生产与制造领域中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来看,法国始终保持着科技强国地位。
德国:居安思危,永葆科研体制活力
方在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德国的科技强国之路并不平坦,不间断的体制创新至关重要。差不多每隔百年,德国的科研体制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1810年柏林大学的建立,1887年帝国物理技术研究所的成立,1911年威廉皇帝学会的建立以及二战后马普学会的扩张,弗劳思霍夫学会、亥姆霍兹学会和莱布尼兹学会各司其职,以及20世纪末以来开展的“卓越战略”,都是标志性的事件。
居安思危、永不满足现状是德国科研体系的一大特色:当处于落后地位时,虚心向比自己发达的国家学习;而当处于领先地位时,又未雨绸缪,克服内外压力,精益求精从不满足,这使得德国的科研体制永葆活力,长盛不衰。
美国:全球领先,四大因素是关键
樊春良(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二战以来,美国建造了一个以政府、科学界和工业界之间伙伴关系为特点的创新体系,这一体系“帮助赢得二战,把人送上月球,解密人类基因组,哺育经济成长”。
美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有4个 重要因素:一、坚持自由探索和自主的科学精神。这一精神和原则是科学界的共识,并得到政府和工业界的认同,经过《科学——永无止境的边疆》报告概括成原则,对美国的科学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二、基础研究和应用的互动。美国重视基础研究,不仅产出原创性的成果,而且对产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三、多元化的投资机制。美国独特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不仅在整个国家层面上形成了公共资助和私人资助的混合机制,协同支持整个科技创新链条上的活动,而且在政府层面上也形成多个部门和机构支持科技发展的机制,有利于激励源头创新,开辟新的战略研究方向。四、激励创新的文化环境。美国文化鼓励个人创造性、承担风险和容忍失败等,这有利于激励科学技术的创新。不论是支持颠覆性创新的高级研究计划署,还是孕育创新性企业发展的硅谷,都体现了创新文化对科学技术突破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日本:科技立国激发诺奖“井喷”
胡智慧(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员):日本共产生了22位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井喷现象”,与其实施的科技战略与政策有着密切关系。
20世纪70年代,日本提出“技术立国”战略,采取综合性措施,将重点从产业技术的引进模仿转变为强化自主基础性研究,并持续增大投入,使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并在半导体等领域走到了世界前列。“技术立国”战略总体上 呈现出以经济发展为动力、技术开发为目标、基础研究为前提的特点。
日本诺奖有相当部分受益于“产学官”合作研究活动:2001年名古屋大学教授野依良治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与高砂香料工业和帝人株式会社等产业界的合作结果。2002年东京大学教授小柴昌俊因天体物理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研究过程中除了得到政府给予的“特定研究资助”外,三井金属公司也提供了免费设备和试验场地。而2002年,田中耕一以企业职员身份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凸显日本企业在基础研究中的作用。
俄罗斯:历经沧桑 再造科技强国
鲍鸥(清华大学中俄战略合作研究所科技室主任、博导):在世界上首次建立国家级航天技术研究机构、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完成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实现第一次人类太空行走的苏联无疑是科技强国。
自彼得一世起,从17世纪末到 20世纪末,俄罗斯(包括苏联)的国家元首均以强国为目标,规划、选择性发展科学和技术,通过实施“国家化”工程,创建了具有俄罗斯(苏联)特色的国家化科技体制。国家化科技体制由国家元首直接领导,形成自上而下的严格管控和快速信息反馈系统,拥有“政—军—工—科—教”五位一体刚性结构, 在短期内取得科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达到全面发展基础研究、保护国防工业和国家安全的目的。但是,该体制存在先天缺陷:缺少以利益、资本驱动的创新要素。苏联解体,俄罗斯的国家化科技体制受到重创,科技强国地位岌岌可危。但是拥有积累了近300年科学文化“沃土”的俄罗斯并没有完全被打垮,当前,俄罗斯正在积极调整科技战略,再造科技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