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技白皮书”满是忧虑:与中国差距明显

admin 2018-07-10 14:13:23 导读

导读 : 原标题:人员少、经费低、成果差日本“科技白皮书”满是忧虑参考消息网6月18日报道日前发布的2018年度日本“科技白皮书”总结了日本科学研究领域的现状和问题,...

  原标题:人员少、经费低、成果差 日本“科技白皮书”满是忧虑

  参考消息网6月18日报道 日前发布的2018年度日本“科技白皮书”总结了日本科学研究领域的现状和问题,指出年轻科研人员减少、研发经费增长停滞、高质量论文数量减少等问题正在降低日本的科技竞争力。然而21世纪以来日本诺贝尔奖得主“井喷”,平均一年拿下一个自然科学诺奖,似有科技创新日盛之势,那么日本为何在“科技白皮书”中毫不掩饰地承认日本的科技竞争力下降呢?日本科技创新的真相到底如何?

  数据验证竞争力下降

  长期以来日本是全球最重要的科技创新国家之一,日本也坚定“科学技术立国”的方针,给人们的普遍印象也一直是一个科技发达国家,本世纪以来平均每年产生一个诺贝尔奖得主。然而不要忽视的一个基本事实是,诺贝尔奖有相当长的滞后性,大多是对研究人员二三十年前甚至更早之前的研究成果的评价,也就是说日本21世纪以来诺奖“井喷”的现象,实际上是二三十年前日本科研投入和科研水平的客观反映,而不是现在日本科研水平的直接反映。

  事实上这也不是日本第一次发布“科技白皮书”承认科技竞争力下滑,日本人高呼“狼来了”已经有好几年了。日本媒体也不时报道日本科研领域与中美两国的差距越来越大。今年2月一期的日本《东洋经济》杂志发表了题为“大学崩溃”的特辑,多篇幅多角度对日本大学面临的危机予以报道,指出日本的科学研究在过去十几年年间无论从质还是从量来说都在急剧下落。《日本经济新闻》还发文称“全球科技进入中美两强时代”,详述了日本科研实力的下滑以及中国科研投入与成果紧追美国的趋势。这些是所谓的大和民族用来自我警醒的危机意识吗?还真不是,“狼”真来了。

  日本文部科学省12日公布的2018年度“科技白皮书”显示,日本博士生人数从2003年最高1.8万人减少到2016年的不足1.5万人,日本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数从最高时2004年的约6.8万篇减少到2015年的约6.2万篇,并且在主要科研大国中只有日本出现论文数量减少。同期中国论文数量增加5倍至约24.7万篇,美国论文数量增加23%至约27.2万篇。引用次数在前10%的高质量论文中,日本占比从世界第4位降低至第9位,从2003年至2005年的5.5%降至2013年至2015年的3.1%。日本派往国外的研究人员数量也从2000年的7674人降至2015年的4415人,日本研究人员和国外同行合著论文数也增长乏力。

  投入骤降实力滑坡

  在政府科研预算投入方面,日本2018年只比2000年增长了1.15倍,而2016年中国比2000年增长了约13.5倍,韩国增长超过5倍,美国2017年也比2000年增长了约1.8倍。在主要国家中,日本的政府科研预算投入增长最少,近乎停滞不前。“科技白皮书”还指出日本最新研究领域的参与程度也较低,2014年对受到广泛关注的热门研究领域的参与度方面,美国为91%,英国为63%,德国为55%,日本只有32%,显示日本研究人员对很多科研领域的探索性研究不足。一项调查显示,约80%的日本年轻研究人员认为日本的科技竞争力下降,他们认为研究人员不稳定的就业和由于预算制约而追求短期成果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今年3月,英国权威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了2018年亚洲大学排名,与去年相同,日本仅东京大学进入前10,但从去年第7降至第8位。东京大学的“退步”也是日本整体科技实力退步的一个缩影。在2013年这一排名发布前,没有人怀疑东京大学是100多年来亚洲高校当之无愧的“老大”,自201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开始发布排行榜起,东京大学确实“当之无愧”地连续3年夺魁,那么在同一份排行榜中,东京大学为何在2016年后出现大幅度滑坡呢?这主要还是在于日本在教育科研上的投入相对不足。

  新发布的“科技白皮书”指出日本在基础科研、人才培养、资金确保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难题,建议政府加强对科研领域的资金投入并为年轻研究人员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等。然而,虽然日本政府和有识之士也看清了日本科技竞争力下滑的症结所在,却为何难有作为?这归根到底还在于缺钱。由于日本社会严重的高龄化,90岁以上老人超过250万人,百岁以上老人也有约6.7万人,日本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有约30%要拨给负责社会福利的厚生劳动省,自然科研经费没法扩大投入。

  由于财政困难,日本政府向国立大学的投入自2004年以来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平均每年削减1%,给私立大学的补助金也大幅减少。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一项调查,日本家庭的高等教育费用负担比例是经合组织成员国平均水平的两倍。

  老龄社会后继乏力

  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大隅良典等诸多日本有识之士一直在为日本基础科研水平下滑而疾呼。大隅良典获奖后反复表示了对日本科研现状的危机感,他说现在日本愿意从事科研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很多研究生出于现实考虑,很难做出继续攻读博士课程的决定。日本社会必须创造环境让年轻人能安心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不用顾虑眼前,可以安心考虑5年、10年后的事情。

  迄今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中,绝大多数都有国外留学的经历,这对他们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视野都有不小的影响。而近些年来日本年轻人变得越来越“宅”了,曾经是美国最大外国生源的日本留学生,如今在美国的大学里越发微不足道。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学生支援机构的最新调查显示,2016年留学美国的日本人约2万人,而2008年时这一数字还有约2.9万人。日本学生逐渐远离美国大学既有日本经济不景气的因素,也可以看作日本年轻人变得更加“内向”,不愿意到海外闯荡。

  日本《产经新闻》也不得不承认,日本的科研力量与中国差距明显。《产经新闻》网站2月一则报道称中国科学院是“世界最大的大脑集团”。中国科学院有6.9万人,而相当于中国科学院的日本唯一的自然科学系综合研究所——理化学研究所的人员是3500人。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近乎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20倍。中国科学院的年度预算从1998年到2015年的17年间增长了10倍以上,其背景是中国急剧的经济增长,以及中国制定了《科学技术进步法》。根据这一法律,不仅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其他研究机构的预算也不断增加,而在这期间日本随着“大学改革”削减运营费补贴,研究水平不断下降。

  2016年获得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日本科技振兴机构特别顾问冲村宪树认为日本应该更多地和中国科技界展开合作,让日本成为与自身实力相适应的国家。他表示,以前日本曾经喊出过“日本第一”的口号,很长时间日本都是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和科技大国,但是现在日本势头不再,不断地退步。他认为导致日本今天局面的最大原因就是少子高龄化,这使得整个日本社会失去活力。

日本新发布的“科技白皮书”建议政府加强对科研领域的资金投入。图为4月25日,日本东京世界首个可供人乘坐的人型变形机器人J-deite RIDE公开亮相。(马平 摄)

  日本新发布的“科技白皮书”建议政府加强对科研领域的资金投入。图为4月25日,日本东京世界首个可供人乘坐的人型变形机器人J-deite RIDE公开亮相。(马平 摄)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家电黑科技又来了 制冷新鲜两不误
下一篇:美国拟限制外国投资,避免军事科技转移到中国?中方回应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