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何须远行,身边已是花海。
春日的峡江,青山如黛,百花盛开。寒梅岭上的腊梅,示范园里的杜鹃,金江乡千亩油菜,金坪民族乡百亩桃花,玉笥路上十里樱花……连续不断的花季,让该县的春季旅游人气火爆。
近年来,该县依托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生态旅游开发,一批批生态旅游项目引来一拨拨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2015年,该县旅游总接待人数达135万人次,同比增长23.7%,旅游总收入达13.2亿元,同比增长22.9%。
生态建养:绿色资源变身绿色资产
前不久,峡江又迎来一张崭新的绿色名片———国家园林城市。国字号名片的背后有峡江人引以为豪的生态底气:森林覆盖率达64.7%,空气质量常年为国家Ⅰ级标准,赣江峡江段水质优于国家Ⅱ类标准……“是因绿色而爱上峡江的,每天早起都能听到鸟叫声,眼睛看到的都是绿色,感觉很好!”在峡江10多年的外地客商李浪城真挚的表白,透出了一名“新”峡江人的自豪。
绿意盎然的生态家园,与该县广植绿色有关。在城区,该县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城市为契机,实施“大树进城、森林上街、园林入院、花卉到户”,形成银杏一条街、樱花一条街、桂花一条街等景观,达到综合立体绿化效果;结合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水淹区古树名木抢救性移植保护工作,将800余株古树名木异地移植,打造一处城郊型森林公园;在城南建设一个集湿地资源保护、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锦绣湖湿地公园。在乡村,该县对国有林地和主干道沿线25.5万亩重点生态区域实行封山育林,积极推进造林绿化;按照“四季常绿”的要求,用绿色生态的理念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形成多树种、多层次的村庄绿化格局。近几年来,该县完成造林绿化11.08万亩,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乡镇7个、省级生态村8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宜的气候条件,成为该县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绿水青山的旅游资源正逐步成为真金白银的旅游资产。
农旅结合:生态农业嫁接乡村旅游
“春节前后,每天接待游客上千人。草莓卖到40元/斤,仍然供不应求。”4月17日,峡江县农业科技示范园草莓种植户马小军说。在梅花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里,他有12亩草莓,270亩杨梅,还有40多亩水蜜桃。他告诉笔者,过段时间的杨梅采摘,场面会更加火爆。
产业发展要让百姓富起来。近年来,该县积极策应全市创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机遇,依托当地的杨梅、翠冠梨、水蜜桃、葡萄、蔬菜等资源优势,鼓励和引导当地群众走新兴休闲旅游产业之路。该县按照产业化、特色化的思路,从政策宣传、资金信贷、信息对接等多方面扶持“乡村游”发展,引导和帮扶群众开发各具特色的生态果园、现代农业园、农产品采摘园等。梅花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该县重点打造的一个“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项目。示范园呈带状分布,贯穿水边、马埠、金坪3个乡镇,纵长12公里,沿道“顺藤结瓜”,有果业、经作、水产、林业等产业7类共26个品种,总面积达4万余亩。园区以北京中农锦平、江苏嘉合等企业为龙头,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已成立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2000多农户参与富民产业开发。示范园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也为该县的乡村旅游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全域谋划:景点旅游升级全域旅游
“马埠镇幸福水库游山玩水———农业示范园赏花采果———新民村赏民族风情———游水边湖洲古村,吃峡江米粉———县城赏樱花———登玉笥山———赏巴邱古镇风情,吃赣江河鱼,观水利枢纽大坝雄姿———金江乡看油菜花,尝中华鲟、孔雀蛋……”这是微信朋友圈里该县驴友自制的峡江春季旅游路线图,成为许多外来游客的旅游参考。
针对峡江旅游资源类型多样,该县按照旅游产业全域化要求,新编制了《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一山(玉笥山)一湖(玉峡湖)一区(金梅花景区)”旅游战略,通过“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推进名山、名湖、名镇、名村和赣江旅游带整体联动开发,推进绿色生态旅游、道教养生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古村古镇旅游集群发展,实现由做单个景点向建大景区的转变。同时,围绕旅游核心,积极完善食、宿、娱、购、行等配套设施:按照五星级建设、四星级装修的标准,投资3.7亿元将峡江宾馆改扩建成集旅游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投资4.59亿元对县城至樟吉高速公路峡江互通的旅游快速通道进行“二改一”建设,大力改善旅游交通条件;玉笥山景区已基本完成景区道路改建、停车场升级、法乐湖改造、游步道建设等;金梅花景区、金坪民族民俗风情园已完成景区道路修建、铁路隧道改造、村史馆布设、家庭农场等建设……
如今在峡江,乡村田野随处可见前来游玩的游客,邀三两个好友,选四五个景点,或骑行,或自驾,一路走走停停,其乐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