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支付”正在引领全球消费者支付潮流。而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交易方式的同时,移动支付也带动了共享单车、网约车、智慧医疗、无人零售等新兴产业机会的快速崛起。在带动多个行业提升运行效率的同时,移动支付也在出征海外,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移动支付的领跑优势持续得到官方认可。
3月5日,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过去五年,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
回顾过去五到十年,移动支付的迅猛生长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独特风景。随着智能手机推出奠定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硬件基础,以支付宝等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开始在线下崛起,基于移动支付的各类场景也由此应运而生。
如今,在中国很多城市,人们的生活、交易方式正在被深刻改变,交易变得更为方便快捷,经济运转效率得以大幅提升。与此同时,由移动支付带动的新兴产业机会快速涌现,共享单车、智慧医疗、无人零售等产业生机勃勃,成为新旧经济换挡期创新发展的标志性现象。
移动支付成中国新名片
在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前,包括移动支付在内的四张“新名片”已经得到民间的高度肯定。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入选。而在更早前,通过G20峰会,“移动支付之城”杭州的高速发展已经引发世界关注。
从规模上看,中国移动支付目前已稳居世界第一。包括国有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清算机构卡组织等参与方近年来均已先后入局,并逐年加大在该领域的投入。而扫码、NFC等不同模式的竞争也让移动支付产品形态更为丰富多样。来自央行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375.52亿笔,金额202.93万亿元,同比增长28.80%; 非银第三方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2 867.47亿笔,金额143.26万亿元,同比增长44.32%。
全球知名调研公司益普索(Ipsos)去年年底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移动支付渗透率已高达77%,遥遥领先于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美国的PayPal为例,PayPal虽然可以在多个国家使用,全球超过1.5亿用户。但其主要用于线上支付,线下支持商户有限。数据显示,美国手机付款额仅占店内付款总额的3.0%。这一数字在日本也仅为6.0%。
这种渗透直接体现在应用场景的多元化。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移动支付呈现出了独特的新特征——在应用于线上的同时,全面向线下渗透,覆盖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目前,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甚至可以做到不用带钱包出门,日常消费几乎不需要拿出现金或银行卡,大大提升了整个金融支付体系的运转效率。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对中国支付市场的跟踪观察已超过十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曾多次提交相关提案。在他看来,中国移动支付的领先地位一方面基于规模,另一方面则在于技术水平保障了较高的交易安全性。“根据市场披露数据,国际领先的支付机构损失率千分之三,国内信用卡的损失率是万分之一,而中国移动支付损失率低于百万分之一。”他指出。
作为交易起点和终点,支付向来被认为是整个经济社会运转的地基,是最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而移动支付的崛起,又承载了更多此前支付行为不具备的“新能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殷剑峰认为,移动支付与此前的支付形式相比,已经不仅仅只是工具,而是通过绑定场景成为了经济社会入口。“通过这一入口可以充分了解经济当事人的生活工作,并由此提供比使用银行卡更丰富便捷的服务。”
美国《彭博商业周刊》在去年的一篇文章中曾评价,中国公司在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方面正在引领全球趋势,特别是在超级计算机、智慧交通、数字支付等领域。而在移动支付方面,“中国式”综合创新输出也正在改变世界——有“印度版支付宝”之称的印度最大移动支付平台Paytm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电子钱包,用户数达2.2亿,而这正来源于该平台与支付宝从资本到技术的深度合作。
行业赋能提速
在发展规模、速度、安全性和渗透场景领跑全球的同时,移动支付通过小入口与实体经济的深度结合,激活业态,真正实现了改变甚至重塑行业。
著有《中国超级消费者》一书的美国汤普金斯国际咨询公司副总裁迈克尔·扎库尔在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数字创新和互联网经济的主要大国之一。中国培育了诸多创新、有活力的领军企业,它们正在参与改变世界沟通、消费和娱乐的方式。
共享单车、网约车、智慧医疗、无人零售……这些在中国因应市场痛点而崛起的新兴行业,回顾其爆发无一不是通过移动支付实现了模式“打通”——完成了高效安全的资金归集与数据沉淀。而这些数据又为用户提供了新的服务可能,创造了良性的商业循环。
以支付宝为例,在破解交通出行难题上,其在近三年深耕智慧交通,目前已经在全国50个城市实现支付宝“扫码乘坐公交”,在杭州、武汉更是实现了全线路公交车覆盖了移动支付。不仅避免了假币,零钱、排队办卡充值的烦恼,更为交通集团的商业化创造了良好前景。
在国人最头痛的看病难问题上,移动支付也给出了全新解体思路。在打造智慧医院后,患者在很多医院都实现了用支付宝挂号、缴费,立竿见影疏解了医院窗口排队压力,就医效率得到大大提升。在此基础上,“信用医疗”千元额度的推出则解除了小病、急病患者的后顾之忧。
移动支付赋能行业的前提在于可以真正实现打通线上线下,这也让此前饱受“电商”崛起压力的线下实体店得以快速缩小差距。通过移动支付,线下商业实现数字化改造——每个进店的客人都能像电商网站中的UV一样被认知辨别,从前看似随机无痕的各种行为细节,被系统性地数字化并沉淀下来,通过一套算法模型整理后,实体店可以实现更深刻的客户洞察并针对性地做出决策:比如爆款商品是否应该调整摆放位置;超市的供应链是不是需要系统性地优化一次……
上述对产业的深度渗透甚至“重塑”在专业人士看来源于一种系统性的创新。在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行原外部监事梅兴保认为,移动支付之所以可以领跑新经济正是在于激活了新的业态,实现业态创新,如共享单车、无人零售。而其技术驱动的特征则实现了一种经济动力的创新。“实现业态和动力创新的前提则是机制创新,移动支付蓬勃于民营企业,正是支付宝、微信等独特的企业机制造就了这样领先的支付产品。这些手段向其他行业输出后,又形成了新的产品创新循环。”
在梅兴保看来,移动支付的市场主体在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守住小额、便民、普惠的宗旨,在特定领域规范地深耕细作,再创造条件做大。“先多样化,后规范化”,梅兴保借用农村改革时的经验举例,认为在监管时,不应该看到出现问题就停下来。他认为,在设计改革方案和确定指导方针时,既要全覆盖、不留死角,也要为新业态留下继续创新和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