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罗永松) 过去十年(2007-2016年),泸州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经济转型升级,深度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工作,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科技项目资金投入不断增大。着力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围绕产业发展申报和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007-2016年,泸州市共争取上级科技专项资金37079万元,同期增长20倍;市本级安排科技专项资金8257万元。2013-2016年,新设立与四川大学战略合作资金4000万元,与西南医科大学战略合作资金4000万元,支持了泸州市基础研究和产学研合作。
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按照“互联网+”建设思路,以O2O模式建成“川南(泸州)科技成果与专利技术交易实体市场”和“酒城科创航”,抢占先机打造省内领先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成为川南地区首个线上线下科技资源交易实体市场,实现了信息互联互通和科技资源共享。高起点打造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已建成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星创天地”,国家高性能液压件、先进工程机械、化工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四川白酒产业技术研究院,西南医科大学电生理重点实验室,肿瘤医学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老窖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省级重点实验室等132个创新平台,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化基地孵化链基本建成,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江阳区成功列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为四川省第六个成功创建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对外科技合作不断拓展。先后与清华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中科院成都分院、中关村沿江技术转移中心等1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构建了一批产学研合作平台,解决泸州产业发展中一些关键技术性难题。在与四川大学和西南医科大学合作期间,累计投入资金7340万元,实施项目449项,带动企业投入资金上亿元,为泸州市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科技支撑。
科技创新政策不断完善。先后出台《培育企业创新主体专项改革实施方案》《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实施方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意见》《推动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发展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促进科技创新政策文件。设立市级创新创业引导资金5000万元,运用阶段参股、风险补助和投资保障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支持创新创业型企业发展。印发《泸州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引导资金管理办法》、《泸州市众创空间认定和补助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配套文件,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对科技服务项目和平台建设给予大力支持。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断突破。泸州高新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泸州市首个国家级高新区,也是四川省继成都、绵阳、自贡、乐山后第五个拥有国家级高新区的市州。截止2016年底,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9家,省级创新型企业64家,市级科技型企业465家,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3个。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纳入科技部第二批科技服务业行业试点,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纳入科技部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以试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为此,泸州市科知局生产力促进中心先后获得全国科技服务奖、全国生产力科技服务贡献奖、全国生产力杰出贡献奖,2016年获得全国技术市场“金桥奖”和首批中国生产力众创空间等荣誉。
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全市创新科技成果71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91 项(其中一等奖14项)。实施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0项,完成技术交易合同登记970份,成交金额27.77亿元。 2013年,泸州市及7个区县全部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其中泸州市及三个区(江阳区、纳溪区、龙马潭区)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这是泸州市连续两轮考核通过并获得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称号。
知识产权工作不断发展。全市专利申请突破1万件,达10253件,年均增长37.5%;专利授权4932件,年均增长31.2 %;泸州老窖、四川科瑞德制药有限公司获得了中国专利奖优秀奖,泸州老窖、四川郎酒、川南机械厂、四川科瑞德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泸州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龙马潭区、泸县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园区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培育市场,列入首批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