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23日电(刘丫)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蒋建科是一位从事科技新闻报道长达33年的资深记者,多次获得各类新闻奖,其中不乏国家级新闻奖,堪称一位“专家型记者”。近日,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组织的2017媒体从业者科学传播培训班期间,他受邀给学生们讲课并与记者分享了做科技新闻报道的经验与思考。
争取1/3的报道内容具有前瞻性
做记者并不意味着要处于新闻报道的被动地位。蒋建科认为,“记者也可以对科技的发展新闻进行一些大胆的预测,这就要求记者发挥主动性。由于记者本身对于社会或科技的发展规律有一定了解和把握,可以凭自己的“直觉”,预估接下来会有什么科技新闻发生,提前做一些预测性新闻。”
“例如,记者可以提前去采访一些专家,做好知识储备,在发生相关的新闻事件,公众需要这方面知识的时候,把它推送出来,将会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从而引领新闻界或社会的风尚,你也将比其他记者更具超前性和前瞻性的判断,对于记者个人而言,也会觉得这样的报道更有意义。”蒋建科说。
蒋建科认为,跟着专家“跑”,跟着热点“跑”,记者很难追上甚至超过专家,将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报道的内容也容易同质化,没有特色。对此,他提出了一个“1/3定律”,“记者所做的新闻报道有2/3是平时的报道,要争取做出1/3的前瞻性报道。”
做专家型记者,要“扬长补短”
蒋建科谈到,要想做好科技新闻,首先要思考,媒体的责任是什么。他说,“我认为媒体的责任在于把科学常识、科学原理告诉公众,让公众掌握和理解,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断,记者不能代替公众,帮助公众做出自己的判断才是最重要的。”
有一个成语,叫“扬长避短”,蒋建科认为,每个人的知识水平是有限的,但要做一个“专家型记者”,应该做到“扬长补短”。“有的记者可能是学医学专业的,他对于生命科学领域的文章可能会写的很精彩,但遇上其他领域的新闻是不可避免的,这个时候就应该去学习和了解这一门学科的知识,写好相关报道。”
尤其写科技类新闻稿件,记者必须熟悉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如果连记者自己都没有弄清楚,读者就更不会读懂你的报道。这样的传播,蒋建科称之为“无效报道”。他说,“科技记者不仅要把专家所讲的知识吸收了,还要比专家想的更多,在专家的基础上,再高于专家,这样记者就不是充当一个“二传手”的角色,而是完成了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再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出去,才会有好的反响。”
做科技记者要进行“体验式采访”
科技记者如何做出深入人心的好作品,蒋建科认为,“写出好的报道文章,需要进行“体验式”的采访,深入理解专家所讲的内容,理解其中所包含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最好还能解决读者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的作品才能获得观众的喜爱。”
如果记者对某些科技领域不是特别了解,但读者又需要这方面的知识普及,蒋建科建议,“记者可以建立一个专家库,找一些对科普感兴趣的专家来写文章;也可以举办一场专家研讨会,将专家们的精彩观点进行总结提炼;还可以做一个微调查,了解大众对最关心的问题,邀请专家做一期访谈节目,观众就可以了解专家们对于某件事的看法了。”
蒋建科强调,记者一定要有专家库,或者说要有大数据的概念,做科技新闻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关注读者的喜好,用科学的方法写新闻
每个科技记者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蒋建科说,“在面对读者时,记者一定要把自己的爱好藏起来,一定要以公众为核心,了解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他们需要什么。一定不能用记者的观点、记者的喜好来代替公众对新闻的需求,这样的科技新闻就偏离了报道的初衷。”
蒋建科认为,写科技文章应该遵循科学的方法。“比如说,记者怎么能知道公众究竟需要什么?这就需要做一个微调查,了解他们遇到的难题和困难。再比如,科技文章中提到有多少比例的人怎样怎样,这个比例的样本是从哪里来的?是科学的抽样方法吗?如果没有科学的方法,这样的报道有可能会引来公众的质疑。”
“所以,我认为科技记者要借鉴和学习科学家的一些思路,让我们的科学新闻有科学味儿,将科学精神置入科学报道,这样的新闻才经得起公众的推敲。”蒋建科说。
让科技新闻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科技新闻不同于社会新闻等其他新闻,报道中所涉及的科技知识、科研成果等有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过时。那么如何让科技新闻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蒋建科认为,“做科技新闻,记者一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但最后迫于考核等原因,将一个重要的大新闻拆成了很多小新闻,这样是不利于新闻传播的。”
蒋建科主张,做科学新闻,要将“短线”与“长线”两者相结合,比如可将时下公众关注的热点做一些报道,这是“短线”报道;记者也要提前预测三年内可能会产生哪些关注热点,提前着手准备,积累一些素材,在热点爆发时将做好的内容汇集并发出,这是“长线”报道。将“短线”报道与“长线”报道相结合,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做记者的33年中,蒋建科收到两万多封读者来信。他说,“有的读者来信问我某个新产品从哪里买,有的想要引进报道中提到的新技术,这让我觉得我的工作还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他认为,记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可以加深双方的感情,让双方都有获得感,所以科技记者需要多与公众进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