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直面国家关键需求打造信通领域尖峰

admin 2017-06-18 17:58:37 导读

导读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是我国信息获...

央广网西安6月15日消息(记者雷恺 通讯员袁春潮 任祎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是我国信息获取、传输及处理领域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科紧密结合国家和国防科技发展需求,重点围绕高效信源/信道编码与信号处理、现代密码学与通信网络安全、宽带无线传输与自组织通信网络、雷达成像与信息感知、多通道信号处理及参数估计、雷达探测新体制、复杂环境多场耦合理论等方向,推动军民融合,强化国防特色。

近年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深耕历史底蕴,突出特色优势,在重大科技攻关、前沿领域探索与军民融合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理论成就和应用成果,为国家信息与通信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西电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由毕德显院士、保铮院士、陈太一院士以及胡征、樊昌信、杨千里、肖国镇、王育民、王新梅、谢维信、张守宏、吴顺君教授等老一辈专家学者创建并发展壮大。学科自1956年开始培养研究生,是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学科,涵盖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2个二级学科均于1988年获首批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历史悠久,声誉卓著,为共和国信息与通信事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在保铮院士、郑晓静院士、李建东教授等人的带领下,学科现有“千人计划”入选者7人、“万人计划”入选者1人、长江学者15人、杰青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9人,现有国家自然创新基金群体1个,科技部、教育部及陕西省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团队9个。在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下,学科培养和引进了一批活跃在国际信息与通信领域学术前沿、能够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和创新团队,形成了优秀人才汇聚、师资队伍一流的良好局面。

学科长期坚持厚基础、通工程、多层次的培养理念,在通信、雷达、密码与信息安全等领域构建了人才培养特色模式,为国家党、政、军、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培养了大批卓越人才。两院院士王越,中国科学院院士保铮、包为民、王永良,中国工程院院士郭桂荣、张锡祥、张尧学、于全、杨小牛,原总参谋部通信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杨千里,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熊群力,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誉主席柳传志,世界电信组织杰出贡献奖(GSM奖)获得者李默芳,大唐电信集团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王映民,中国载人空间飞行器技术专家、“天宫一号”总设计师、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等一大批国家科技领军人才、管理精英及优秀企业家均出自本学科,他们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个个功勋卓著。

西电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曾研制了我国第一套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第一套毫米波通信设备、第一台ATM交换机,为国家信息与通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如今,西电信通人继往开来,重点围绕我国信息探测与信息分发体系架构中涉及的精准、高效、可靠、安全、抗毁等共性基础问题与关键技术瓶颈展开研究,致力于尖端科研,取得了诸多重大突破和标志成果。李建东发明的大规模无线局域网自主接入结构与方法纳入国际通信标准;刘宏伟发明的雷达目标分类技术显著提升了装备的信息获取能力;李云松研制的深空图像压缩芯片与传输系统解决了深空通信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中的瓶颈问题,在我国探月工程、测绘卫星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胡予濮等对GGH映射本身以及基于GGH映射的各类高级密码应用进行了颠覆性研究,在国际密码学界发出强有力的中国声音;廖桂生牵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紧密围绕雷达认知探测、成像与识别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核心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我国多种型号雷达系统,为我国重大装备做出了重要贡献。

长征路上办学,红色通信起家。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在西电这样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高校发轫、成长。植根历史、心系未来,西电信通人将继续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拓进取、砥砺前行,为国家信息与通信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外形带感!索尼无边屏新机XA1 Ultra国行来了:至少3K
下一篇:标配无线充电!苹果代工厂自曝新一代iPhone:防水更强

热门tag